Page 131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131
文件选编
制机制创新激发新活力,以消费结构升级引领产业结构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增加新供给,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参与建设。引进各类金融企业在清镇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民
间资本建立投资机构、小贷公司。不断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立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企业风
险共担机制。深化农村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
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借鉴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 “三变”改革经验,
探索股份合作制扶贫新模式。
围绕城乡公共服务深化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清镇市 “社会和云”平台,推进
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分步实施户口 “一元化”登记工作,促进有稳定住所和
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鼓励社会资本通过交叉持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改革完善计
划生育服务管理体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多元主体、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建立完善
向农村学校教学一线倾斜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深化养老服务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市、乡、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社
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围绕激活人力资源深化改革。围绕打造贵阳创新型中心城市重要发展区,加快人才发展机制
改革和政策创新。突出 “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 “黔归人才计划”、大数据人才培养引进工
程,大力聚集产业发展领军人才、科研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等急需紧缺人才。完善重
点产业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保障机制等。加快推动 “中职—高职—本科”教育
机制贯通,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应用型大学,以及德、韩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技术型高职、本科
院校入驻职教城,鼓励建立各类实训基地、孵化基地和创客空间,不断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
制,建强各级各类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树立 “一盘棋”意识、“一家人”意识,切实增强职业院
校师生归属感。按照 “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原则,充分利用职教城院校资源,进一步释放职
教城人才红利。挖掘盘活民间乡土人才资源,调整充实清镇 “人才库”。加大人才使用体系改革
力度,建立健全人才顺畅流转的体制机制,探索推进 “资格 (资质)”评审的社会化机制,完善
人才的跨区域、跨单位选聘制度。探索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和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制度,鼓励人才大
胆改革创新。
七、坚持共建共享,全力推进民生保障
坚决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实施重大民生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
感、安全感。
(一)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实现 “六个确保”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抓好深
化农村改革、大数据引领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健康帮扶、
社会兜底帮扶、财政金融帮扶、社会力量结对帮扶、党建帮扶等十个方面的扶贫帮扶行动计划,
千方百计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已脱贫群众返贫。通过低保线和脱贫线 “两线合一”,实现农村低
收入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500元 (1000美元)。确保每一个低收入家庭劳动力都有活
干、有收入,确保每一个低收入家庭孩子都有学上、上得起学,确保每一个低收入家庭病人都能
7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