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113

重要决策


             有一批建设项目的要求。要研究制定总体布局规划和具体方案,统一建设规划、统一项目规范、统一
             考评标准。坚持规划统筹、项目整合两个联席会议制度。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服务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大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记其功,落实好项目整合和实施工作。加强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建设的
             管理。加强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宣传工作和规划建设管理队伍建设,配齐配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因地
             制宜编制规划,体现地方特色。乡镇国土和规划服务中心要负责管理好行政区域内的规划管理工作,
             按照法定程序办理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行政村要配备专 (兼)职村庄规划管理人员,制定村庄
             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和村规民约,逐步实现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大项目资金投入
                  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级财政视财政收入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专项投入,对确定的美丽宜居
             乡村建设示范点给予补助,各乡镇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发挥其 “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二要强
             化项目资金整合。各乡镇要着力协调建设乡镇资源整合平台,建立年度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资源整合议
             事协调机制,根据 “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各单位农村建设专项
             资金,集中用于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建设到哪里,项目就要整合到哪里,资金
             配套就跟进到哪里,切实做到用思路引导规划、用规划聚集项目、用项目落实规划。三要充分发挥结
             对帮扶和社会力量参与作用。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帮扶、企村结对活动,吸纳社会投入,吸引
             企业参与,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捐助、认建等多种形式参与和支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
             探索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要素流动、建立新型合作经
             济组织等方面大胆尝试。发挥金融部门的生力军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美丽宜居乡村投融资服务机构。
                  (三)强化农民主体作用
                  建立农民群众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机制,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
             从规划到实施,都要充分保障农民群众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评判权利。完善 “一事一议” 制
             度,建立农民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决策参与工作机制。创新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支撑推动、群众作
             为主体全程参与的建设新机制。探索推行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形成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交
             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的模式。探索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美丽宜居乡村管理长效机制,试行社会化经
             营管理模式,全面加强村内卫生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工作。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筹资,建
             设自己的家园。

                  (四)加大考核监督力度
                  按照 “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有所创新”的要求,由县委农办、县新农办牵头,组织力量研究制
             定 “龙陵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内容,提出考核验收标准。从 2016年起,每年组织对美丽宜居乡村建
             设的考核验收工作。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列入各级党政干部政绩综合考核和 “三农”综合考核,作为
             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干部选拔任用和拨付下年度扶持资金、以奖代补资金的主要依据,加强督查,
             严格奖惩。按照有关规定,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进度慢或成效
             不明显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在扶持资金、项目安排上予以扣减。

                  (五)营造舆论宣传氛围
                  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各乡镇、各部门要及时宣传
             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加强工作交流,提高全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总体水平。坚持因
             地制宜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探索创造的典型经验。积极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
             设活动进学校、进家庭,在农户中广泛开展 “洁美农户” “清洁之星”等评选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
             生态环保意识。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
             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助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9
                                                                                                    · 7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