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111

重要决策


             统,加强统一规划,明确特色定位,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 “农家乐”休闲
             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建成一批农家乐休闲旅游主题农庄、特色乡镇、精品示范
             区 (线)。加快推进农家乐集中经营点的餐饮废水、粪便污水、油烟治理。
                  4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宽带进村工程,创新 “互联网 +”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
             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来料加工经纪人创办工业企业,实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让更多农民实现就
             地就近创业就业。继续发扬 “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成功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
             形式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降低农户种养殖风险,确保所有农户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每个美丽宜
             居乡村发展 1个以上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5激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挖掘农业产业增收潜力。加大农民转移
             就业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确权颁证,建立农村产权综合交易体系,努力
             增加财产性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以 “三权三证”为重点的农
             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提升 “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四)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1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为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开展 “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对贫困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对已经
             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实施易地搬迁
             脱贫,整合部门建设资金,撬动政策性贷款,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投
             入力度,为符合条件的搬迁户提供建房、生产、创业贴息贷款等支持,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2寻找脱贫致富路子。寻找适合贫困村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传统手工业等致富办法,通过种养
             殖大户、合作社、企业等带动全村产业面上的发展,确保贫困村户均都有产业收入。加大贫困地区农
             民培训力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有 1人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
             门致富技能。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社会组织、机构等结对帮扶贫困村,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带动
             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每个贫困村有 1至 2个产业发展项目,有条件
             的贫困户至少参与 1个增收项目。
                  3促进贫困地区民生改善。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路网、水网、电网、互
             联网建设全面覆盖贫困乡村。着力发展教育,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
             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落实贫困生免费、补助等政策,加大贫困地区学校硬件建设和师
             资培训力度。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费用实
             际支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开展大病保险,使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得到有
             效保障。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托底脱贫,对丧失劳动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
             贫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

                  (五)着力发展文化提升事业
                  1培育和谐文明新风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推进核心价值观教化与养成的日
             常化、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培育乡土文化队
             伍,扶持乡土文化的收集整理和文艺创作,组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加
             强农村网格化平台建设,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
             系,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
             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
                                                                                                       7
                                                                                                    · 7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