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112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2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统筹推进村级公共
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村寨综合服务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社保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幼
儿园、中小学校、卫生室、农家书屋、便民超市、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实现 “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
事”。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文体广场、文化室和文化大院建设,深入开展送图书、送电影、送戏曲下乡活
动。贴近农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打造一批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农村广播电
视全覆盖工程建设。
3提升村民文明素养。提倡人人遵纪守法,强化村规民约的约束力,充分发扬勤劳朴实的农村传
统民风,破除封建迷信,引导养成科学文明的良好习惯。倡导厚养薄葬,积极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开
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村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的意识,崇尚公共道德,促进形成诚实守信、尊老
爱幼、家庭和睦、文明礼让、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
(六)着力实施强基固本行动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 “两委”班子,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
构。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抓好农民合作组织等薄弱领域党建工作。加大选派第一书
记、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工作队力度,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完善
村级组织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制度,逐步提升村干部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从
严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坚决防止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之名新增村级债务,坚决查处
和纠正涉农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发展村集
体经济。依靠对集体机动地、四荒地、小坝塘、林地、经济林果等租赁承包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对
村闲置资产和简易厂房等进行改造提升增加租金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村集
体资产折股量化的综合性股份制改革试点,探索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逐步建立
现代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现代公司组织,探索村企一体化建设。
3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推行 “五议两公开”工作法,创新载体,提高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
监督的实效。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完善
乡规民约,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4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启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创新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培育新型社会服务
组织,探索中心村 (社区)组织机构设置、民心融合、村民自治、集体资产管理的新模式。推进农村
网格化全覆盖,打造集党务、政务、法务、商务、农务等 “多务合一”的便民服务平台。
5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法制意识。加强基层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法制意
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广播、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建立基层党组
织微信群、易信群、公众账号等,加大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组织开展法治干部下基层、送法下乡、法
治知识巡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学法用法,依法调处矛盾纠纷,形成办事依法、遇
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维持良好有序的社会治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机构
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坚持党政
主要负责人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强力推进。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总结、运
用我县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的成功经验,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服务全局、各负其责,认真筹
谋项目申报和资金整合方案,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推进要做到有布
置、有人抓、有检查、有验收、有考核,达到有一笔专项经费、有一套工作规程、有一套工作班子、
·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