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82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 2016

                  们绝不能不思进取、放弃努力,一定要拿出澄江人的血性和永不服输的劲头,进一步增强危
                  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认清差距,找准问题,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咬定青山不
                  放松,坚定目标不动摇,抢抓机遇不懈怠,奋发有为不停步,快马加鞭、团结拼搏、努力工
                  作。如果我们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在发展目标的定位上还想留有余
                  地,在工作标准的确立上还想降格以求,在纵向比较中还想自我陶醉,在横向对比中还去强
                  调客观,就必然会被先行者抛弃,被同行者甩开,被后来者赶超,更谈不上走在全市前列,
                  更谈不上转型跨越发展。面对全国全省全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面对全县广大
                  干部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
                  讲话精神,充分认识省市领导对澄江工作提出要求的重大意义,以及给澄江发展带来的宝贵
                  机遇,立足更高的平台审视自我,站在更大的空间谋划发展,着眼更宽的领域寻求突破,敢
                  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确立一年高过一年的志向追求,形成一
                  年强过一年的发展势头,确保澄江实现跨越发展,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二、明确抓手,解决好“争先创优跨越发展”怎么干的问题
                       开展“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必须明确总体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
                  的精神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干在实处、走在全市前列的意识,坚定不移地
                  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创新活县、产业强县”战略,围绕“三争三创四跨”,学习贯
                  彻好县委印发的“争先创优跨越发展”系列文件及其配套方案,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
                  办法措施,加快行动步伐,提升发展速度和质量。
                       开展“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必须明确发展目标。在市委“创先争优跨
                  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区主要经济指标提出了新的更高
                  要求,要求澄江县2016年GDP增速应不低于1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7%。同时,考虑到
                  径流区统一托管等实际因素,我县自加压力,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定为15%。要完成这
                  些指标任务虽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不能实现。全县上下要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全力
                  推动澄江跨越发展。
                       开展“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必须准确把握“三个关系”。一要准确把
                  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澄江最大的发展优势和增长潜力就是以抚仙湖、澄江化石地为核
                  心的生态资源。因此,以抚仙湖、澄江化石地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澄江发展的根
                  本和灵魂,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任务。但并不是说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就不能发展,反而经济发
                  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环境的改善有助于经济的发
                  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资金、技术等支撑。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
                  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推动经济与生态的统筹协调发展,也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过程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分三个阶段:一是保护,二是在保护中发展,三是在发展中
                  保护。我们要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原则,走生绿色发展
                  道路,围绕生态调结构、围绕生态强产业、围绕生态惠民生,最终达到“在发展中保护”的
                  生态文明最高要求。二要准确把握“项目建设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
                  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是有限
                  的。也就是说只要把经济活动的影响严格控制在区域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经济活动就不会
                  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所以,抚仙湖流域环境承载力虽然有限,但并非是不可以发展
                  的。我们要提高“水”的承载力,加快甸朵龙潭提水工程建设,加快供水管网建设,提高沿

                   38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