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86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 2016

                  路,强化目标责任、税源建设、征收管理、资源整合、挖掘潜力、向上争取、激励考核等重
                  点工作,形成人人敢担当、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抓收入的良好局面。力争今年全县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达到6.7亿元,2017年增长10%以上、达到7.38亿元。在“支”的
                  方面,强化预算管理,坚持量入为出,保障重点领域支出,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用好用活去年和今年市县安排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高质量规划、论证、储备一
                  批重大项目,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严格执行预算法,在保证收入应
                  收尽收、足额入库的前提下,加快预算资金拨付进度,确保今年县级专项预算资金一季度
                  拨付到20%以上,二季度拨付到60%以上,三季度拨付到80%以上,11月底以前全部拨付完
                  毕。同时,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督查力度,促使其加快执行进度。对支出进度偏慢
                  的单位,及时采取约谈、通报等方式,督促其查找原因,限期整改落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
                  理,严控政府性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积极争取用好省级债券转贷资
                  金,降低政府性债务成本,减轻政府还本付息压力。
                       第六,着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争先创优行动计划
                       城乡建设应建管并重。要强化规划引领。突出规划的龙头带动作用,坚持高起点、高
                  标准、高水平规划设计,加快形成完整全面、科学可行的城乡发展规划体系,真正使城乡规
                  划能够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工作开展,建立“规划一
                  张图、决策一班人、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管理机制,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严格执
                  行城镇规划会审和建设方案专家评审制度,对临街建设项目、重要地段以及规模较大的建设
                  工程坚决进行规划会审,做到一个组团一个规划,根据功能布局统一设计、统一风格,注重
                  公共空间的塑造,体现公共价值行为,避免规划审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规划的严
                  肃性和权威性。要注重个性特色。要把澄江鲜明厚重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人
                  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等元素融入城镇规划建设中,使每个片区、每条街道、每幢建筑与历
                  史文化风貌、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彰显澄江的特色和魅力。要打造城市品牌。要紧紧围
                  绕生态统城乡、建城镇,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统筹推进城乡
                  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自来水厂扩建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加快推进污水
                  处理厂管网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管道天然气配套等工程建设。探索推进“两型”城市建
                  设,争取将地下空间开发、海绵城市列为全国、全省试点县建设。强化中心城区组团式发
                  展,加快小西城、廖官营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推进一批重大房地产项目开发,以项目建设
                  带动县城功能布局按照“一带两轴三核心”进行优化重组。加大城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深
                  入实施“六城同创”和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加
                  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厕所革命”,开展违规建筑、市容市貌、交通秩序、路域环境等专
                  项整治,打造宜居宜游的城乡人居环境。要全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好“挂包帮”“转走
                  访”扶贫攻坚工作,凝聚全县力量,层层明确责任,逐级传导压力,坚持攻坚拔寨,推进
                  “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集中力量、因地制
                  宜解决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确保2016年底前4800人贫困人口、5个贫困行
                  政村、43个贫困自然村全部脱贫。
                       第七,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争先创优行动计划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围绕产业转
                  型升级抓创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磷化工、建材等传统增长动能积累的市场、资金、供应
                  链等优势条件,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要把生物制

                   42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