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1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51
研究探讨
(二)强化精准招商,补齐支撑短板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投资意愿下降,产业发展定位交叉,招商引资竞争加剧的局面
下,实施精准招商的前提是策划包装,保障是政策支撑,主攻是产业链招商。在“十三五”
开局之年,红塔区围绕打造七大产业集群,推进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精
准招商,补齐重大项目少而缺短板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在第4届南博会上,红塔区与广东华
美立家签订投资50亿元的华美立家国际商业广场投资协议,研和工业园区与厦门美双加签订
投资15亿元的寇佳航醇新能源项目协议。
一是强化精准招商。区委、区政府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细化目标责任,全面
加强招商组织领导。紧扣打造七大产业集群,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着力点,
以百户客商玉溪行、南博会、投资发展交流会和区委书记、区长带队招商为平台展开精
准招商。
二是强化政策招商。招商合作局和工业园区进一步强化对生产性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深度
开发。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服务工业企业发展、促进人才引进、提高土地供给率、破解融
资瓶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引进优质项目提供支撑。
上半年,红塔区先后签订华美立家国际商业广场、寇佳航醇新能源等招商投资协议。
茶马古道乡愁文化长廊、红塔古镇旅游等项目正抓紧洽谈。与杭州北江集团的农产品交易、
广东思埠集团的微商众创、吉林九思实业的健康养老等项目对接深入推进。包括高铁新城、
半导体照明、智能机器人等储备项目完成策划包装进入招商环节。截至6月底,红塔区实施
市外国内招商引资项目达73个,协议投资额88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150亿元,同比增长
30.3%。其中,新引进项目31个,到位资金56.5亿元。
(三)健全推进机制,破解落地瓶颈
落实“政策一宽再宽、利益一让再让、服务一改再改、环境一造再造”要求,建立高效
审批体系、夯实产业承载平台、强化投资推进机制,是破解项目落地难瓶颈的关键所在。
一是审批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红塔区通过清理精简21个部门的146项
审批项目、160项审批子项目,下放8项权限到研和工业园区、红塔工业园区,下重手做
好精简审批的“减法”。成立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服
务中心,汇聚23个部门集中设立综合服务平台,使大力做好高效审批的“加法”。优化
审批流程,取消互为前置,构建“一次性告知、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
和联合会商、并联办理、联合踏勘、联合验收运行机制,压缩区属行政审批时限三分之二
以上。
二是强化项目推进责任机制。按照“七位一体”要求,建立区级领导挂帅、部门街道挂
钩联系项目机制,落实项目推进“包保”责任。推行督查考核、业绩排位、结果公示、约谈
追责、末位淘汰监督考核机制。红塔区打造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和推进机制,有效破
解项目落地难、项目投资进度慢瓶颈。截至6月底,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0.5亿
元,同比增长23%。
(四)提供要素保障,破解投资瓶颈
专业化策划包装解决项目如何生,精准式招商解决项目从何来,高效推进机制解决项目
如何落地。有效提供融资和土地两大要素,成为破解项目如何建的关键所在。
一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红塔区在破解这道难题中给出的答案是——争取支持推动
公益性项目建设,贷债结合推动生产性项目投资,多渠道融资扶持产业发展。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