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6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56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 2016
藕、蓝莓、核桃、中药材和绿化苗木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粮经
种植面积比由29.1∶70.9调整为25.6∶74.4,粮经产值比调整为6.7∶93.3,经济作物种植面
积提高了3.5个百分点,种植业产值123510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72.3%。蔬菜作为种植
业支柱,面积达到22.33亩,产量23811.85万千克,产值86687万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
40%、59.6%和2.2倍,产值占据澄江农业的半壁江山,对整个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3.7%。畜
牧业实现现价总产值42813万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06.9%,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5.1%。
按产值大小依次排列,猪、家禽、牛、羊的产值分别为22726万元、14096万元、2806万元、
2122万元,其中,养牛业的产值增长了近3倍,养羊业增长了2倍多,养猪业增长了一倍,家
禽饲养业增长了86.9%。
(四)烟粮产业稳步发展
适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促进烤烟产业减量提质增效。2015年,烤烟种植面积37485
亩,比“十一五”末减少14014亩,减27.2%;产量530.39万千克,比“十一五”末减少
22.7%。由于烤烟质量提升,上等烟比例比“十一五”提高17.81个百分点,烤烟交售单价达
31.78元,比“十一五”增加16.78元,增长111.87%,烤烟产值不降反升,达到15591万元,
比“十一五”末增加5213万元,增长50.23%,农民人均种烟总收入达1837元。粮食作物播种
面积93702亩,产量3641.67万千克,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3.1%、12.4%,实现产值8313
万元。
(五)产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2015年末,全县培育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5户(省级龙头企业4户、市级龙头企业7户、县
级龙头企业4户),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0户,固定资产总额达1.5亿元,年销售收入7.4亿
元,出口创汇2713万美元,上缴税金1118万元。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5个,辐射带
动农户3.8万余户,约占全县农户总数的62.1%,各类合作社固定资产总额达1.1亿元。创建云
南名牌农产品1个、著名商标3个,“澄江藕”“澄江藕粉”“抗浪鱼”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产品认定。建设玉溪庄园、万家欢蓝莓庄园、木森现代农业庄园、乐万家生态休闲农业庄园
等10个现代农业庄园,玉溪庄园、大樱桃庄园、木森现代农业庄园被认定为省级精品庄园,
竹海箐生态休闲农业庄园等2家被认定为市级庄园。
二、澄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十二五”期间,虽然澄江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仍然存在
一些“短板”。
(一)人地矛盾突出
澄江县乡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79亩,低于全国1.52亩、全省2.05亩、全市1.05亩的平均
水平,且76.6%的乡村从业人员在从事农业生产,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82.1%来源于经营净
收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导致土地流转难、租金高,加上土地细碎零散,给标准化
种植、基地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增加了难度,严重制约着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
展,成为澄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障碍。
(二)传统农业发展受限
传统农业比较效益差距较大,稻谷、荷藕等农作物效益偏低(详见种植业单位综合种植
效益表和畜牧养殖业单位综合种植效益表),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在建设用地增加、耕地
持续减少的情况下,澄江县种植业主要靠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当前复种指数389.98%),以
及大水大肥的传统耕作来实现增产增效。这种扩张型、掠夺性的发展,导致土壤板结、酸化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