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2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12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 2016
尚未编制,村庄规划虽已编制但普遍深度不够,缺乏指导性,规划体系急需健全完善。
三是项目落地困难。由于澄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特别是抚仙湖保护治理压力大,导
致经济发展可选择的半径缩小、路径减少,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包括农业、旅游项目在内的重大项目建设进入澄江县的门槛高、要
求严,项目落地困难。
四是部分部门服务意识不强。部分部门特别是相关审批部门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在对
待招商引资项目上还没有做到积极主动服务企业,被动工作,离市委、市政府“政策一宽再
宽、利益一让再让、服务一改再改、环境一造再造”的要求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
业的积极性。
五是争取政策力度不够。部分部门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没有牢固树
立争政策才能争到项目、资金的意识,不敢迈开步子,怕麻烦、怕向上跑、懒向上跑。甚至
有部分部门在县委、县政府争取到政策后,仍然存在怕麻烦的思想,在运用政策上还存在机
械执行的现象,不敢大胆探索、大胆创新,错失了许多机遇。
六是品牌建设滞后。部分企业、部门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投入不够,还未
形成抓品牌建设的强烈愿望和紧迫意识,加之部分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多为初级加工品,
附加值低,对品牌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不紧密、
链条短,带动能力不强。
四、对推进澄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一)充分认识壮大第六产业对澄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意义
第六产业本质上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是贯通三次产业的综合性产业。由于
1+2+3、1×2×3都等于6,所以叫第六产业。澄江县生态良好、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文化
底蕴丰富,有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贫营养
淡水湖泊抚仙湖,澄江县的优势在全国都比较难找。同时,澄江背靠昆明大都市,与四川崇
州、上海金山背靠成都、上海大都市有相似的地方,有多层次的消费市场,这些先进地区的
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充分学习借鉴。对澄江来说,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第六产
业,是优势所在、大势所趋、形势所迫、现实所需,是打造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我认为,
澄江县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紧紧围绕“三区两城”的目
标定位,力争通过努力,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万亩蓝莓园、万亩桃园、6000亩荷园、
6000亩中草药园和花园,全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培育壮大
第六产业。特别是要紧紧抓住澄江县被列为全国137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之一、全
省5个县之一的重大契机,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承接好政策、用足政策、用活政策,各相关部
门每个月至少要到省级对口部门汇报请示工作一次,特别是我本人以及农业、林业、水利、
供销社等部门,要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向上跑政策、争政策,把政策机遇变为一个个实实在
在的落地项目。
(二)坚持全域规划
县级层面,我认为要以建设生态农业园区为目标,以生态农业为本底,按照“农业基
地化、基地生态化、生态景观化、景观旅游化”的标准,统筹规划产业体系。在做好田网、
水网、路网、农业服务网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农业设施用地网、农业信息网、农业观光网,
实现“7网”整体规划,使规划更具系统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镇级层面,我认为要结合县
级编制的相关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编制《镇域总体规划》《镇域产业融合发展规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