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龙陵年鉴2017
P. 115
特 载
化率达28.6%,比2012年增5.6个百分点。城乡统筹 亩、义务植树224万株、改造中低产林13.5万亩,
协调发展。编制完成3个国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8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37.9万亩,森林覆盖率
个省级自然村规划,龙陵县城乡发展系统规划前期 显著提高。环境保护质量提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
工作稳步开展。累计实施美丽宜居乡村项目80个、 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100%,
新农村建设项目355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项 城镇建成区绿化率达36.2%。铅锌冶炼、硅冶炼、
目366个,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进展顺 建材、制糖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万
利。全面启动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城镇供 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8.2%。创建省级生态文
水、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控违拆 明乡镇10个,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通过评审,省级
违工作扎实开展,城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生态文明县创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土地资源管控
(六)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开放合作不断拓 有效。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整合闲置土地
展。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深改革促创新,扩大 资源,全面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和耕地占补平衡制
开放合作,发展活力充分激发。重点领域改革取得 度,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地质矿产资源管理
新成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行政体制、 规范有序。
预算管理、国资监管、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社会 (八)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民本民生有效改
事业、社会治理等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 善。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惠民生维民利,促进
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和谐稳定,群众福祉持续增进。教育事业蒸蒸日
改革和国有企业、“营改增”“放管服”、事业 上。累计投入教育资金15.8亿元,年均增10.3%。
单位分类等改革深入推进,医疗保险、统计、公 教育教学设施明显改善,全面消除D级危房,新建
务用车、殡葬等改革有效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 校舍4.3万平方米;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6年
取得新突破。被列为全省县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普通高考总上线率98.2%,本科上线率65.7%,位居
县,累计发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8 730.2万元; 全市第2,比2012年提高9.5个百分点,社会关注度
累计完成融资74.5亿元,2016年到位56.1亿元,依 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社会保障日益健全。城镇
托市级平台成功发行企业债券4亿元;累计获批国 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
家专项建设基金4.38亿元,2016年获批2.75亿元; 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就业创业、劳
富滇银行、长江村镇银行落户龙陵。开放合作取得 动力转移工作扎实开展,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3 316
新进展。成功引进跃迪集团、隆基股份等企业投资 个,实现就业10 314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3.7万
建厂,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18亿元, 人次,201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5%。累计发放
2016年完成74亿元,增19%;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 城乡低保金4.6亿元,临时救助17 823人次;实施城
2 722万美元,2016年实现400万美元。科技创新取 乡医疗救助11.8万人次、资助参合27.5万人次,支
得新进步。累计成功申报28个科技计划项目、1个 付资金7 092.9万元。2016年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院士工作站、114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7件;永 为102.2%,物价基本保持稳定。文体事业更加繁
昌硅业、永昌铅锌、云河石斛等企业被认定为国家 荣。傈僳族女子上刀杆、象达纸伞、民族刺绣、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 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巍巍松山》
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 《张公授艺》等一批优秀剧目获国家、省、市奖励
(七)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环境效应明显好 15项;圆满承办保山市第四届体育运动会,我县体
转。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保生态重整治,提升 育健儿共获奖牌182枚,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
环境品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森林龙陵建设加 分榜位列全市第2。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国家级公
快。退耕还林、特色经济林、生态公益林、水土流 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建
失综合治理等成效明显,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0.3万 设不断加强,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迁建进展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