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龙陵年鉴2017
P. 119
特 载
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增1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 产业。统筹利用生物医药、温泉养生、生态旅游等
数控制在103%以内。 优势资源,鼓励发展多样化健康产品和服务。着
围绕上述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以下9个方面的 力打造龙陵生物资源产业园区,深入推进石斛制
工作: 品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年产石斛枫斗及制
(一)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工程。围绕项目抓 品580吨;加快推进中药材、胡蜂等产业化开发,
脱贫。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统筹整合财政涉 积极引进龙头加工企业,培育壮大品斛堂、黄氏蜂
农资金,用好用活扶贫发展基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 业、悦农公司等企业。着力打造新材料及先进装备
目贷款,集中精力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 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动客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多
调配、推进实施等重点工作,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交 晶硅、单晶硅棒及切片等产业集群。以保山硅基产
通、水利、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 业园(龙陵园)和龙陵工业园区为核心,培育硅基
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完成5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建成日产300万Ah动
点建设,确保6 541户26 906人入住新居。依托产业 力锂离子电池、年产5GW单晶硅棒建设项目,力争
促脱贫。坚持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 开工建设年产2万辆电动客车生产项目。抓住国家
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 政策机遇,助推永昌硅业等企业上市。优化升级食
发展路子,改普惠制扶贫为精准化扶贫,鼓励龙头 品与消费品制造业。加快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提
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搭 高技术装备水平,着力推进茶叶、核桃、糖制品精
建利益共同体,提高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 深加工和褚橙产品深加工等项目,生产精制茶5500
化程度。紧紧抓住农发行挂钩帮扶试点机遇,采取 吨。加速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加快龙江特大桥国际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成一批地方支柱产业 旅游区(龙陵岸)、勐蚌生态乡村旅游开发和松
群。完善机制保脱贫。健全和完善资金投入与监 山、象达侨乡旅游小镇等建设,实施一批旅游特色
管、资源整合、社会参与、脱贫退出、督促检查和 村、特色旅游农庄,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康体
考核激励等机制,推进第三方评估,全面强化对脱 设施和旅游度假区。加速推进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
贫攻坚工作的绩效考核、督查、审计、问责,使 建设,加快创作一流的松山影视剧本,扎实做好滇
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实现1个贫困乡、5个贫困 缅公路(松山)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强化黄龙
村、10 455人脱贫。 玉宣传推介,生产黄龙玉珠宝玉石110万件。加快
(二)突出抓好五大产业发展。着重抓好高 邦腊掌4A级景区、中部温泉旅游产业带建设,统
原特色现代农业。实现粮食产量15.5万吨、甘蔗43 筹推进温泉资源开发。提升“三张名片”品牌影响
万吨、石斛鲜条3 200吨、核桃4 500吨、茶叶7 450 力,带动接待游客22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5
吨、渔业7 050吨、中药材 1400吨,收购烤烟12.92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3.4亿元。
万担、香料烟3万担,放养胡蜂3.5万巢、蜂蛹产量 (三)突出抓好五大网络建设。加快路网建
250吨,龙陵黄山羊存栏18.3万只、出栏17.4万只, 设。加速推进国道219线黄草坝至象达段二级公
实现肉类总产4.2万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22.2亿 路、国道320线潞江坝至龙陵花桥段改扩建工程、
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0.96∶1。 红旗桥至松山段红色旅游公路建设进度;开工建
打造提升褚橙、石斛、中药材等规模农业示范区, 设国道219线象达至龙镇桥段二级公路,实施一批
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力争芒孟沿边高速公路象达
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户以上、市级龙头企业2户以 至链子桥段和省道233线三达地至龙镇桥段、省道
上,种植大户3户、家庭农场3个、农业庄园5个。 234线勐糯半斤坝至木城隔界洼段二级公路开工建
全面推进与江苏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合作,拓宽 设,完成交通投资10亿元。主动服务好大瑞铁路龙
特色农产品展销渠道。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和大健康 陵段等项目建设。推进航空网建设。编制完成《龙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