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龙陵年鉴2017
P. 118
龙陵年鉴 2017
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三次产业结构 体制改革,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深入抓好产
调整为26.3∶45.6∶28.1。 权制度、国有企业、财税体制、户籍制度等重点领
(二)坚持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城乡联动。 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推进殡葬改革,构建文明
强化规划引领控制,加强县城、集镇、村落规划。 科学节俭的殡葬风尚。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全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统一、高效的 面推进“三权分置”并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
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精准、动态、综合管理水平, 高资源利用率。创新开放发展机制,充分挖掘特色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 优势,引进一批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企业和项目,
生态城市,城镇化率达35%。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 累计引进县外到位资金519.4亿元。全面提升开放合
试点工作,抓好特色集镇、传统村落、美丽宜居乡 作的层次和水平,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把龙
村、村级“四位一体”建设,推动县城与集镇、集 陵建设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前沿开放阵地,累计实
镇与村落有机结合,深入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 现进出口总额5 400万美元以上。
动,启动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工作。坚持区域协 (五)坚持共享发展,全力推进民生改善。坚
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 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完善扶贫脱贫机制,
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依法治县,深化法治龙陵
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 建设。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建立健
会、生态文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 全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进一步鼓励创业促进就
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进步和稳定统一,实现产城 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累计开发就业岗位2.5
融合发展。 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善卫
(三)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生态建设。严 生计生服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和全民健康水平,
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形成集养老、养生、医疗等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
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环境污染 系。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
第三方治理。健全企业污染源排放许可制和实时在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
线环境监控系统,加强环境保护督查视察。完善生 文体事业全面繁荣。把群众经济收入好、生活环境
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领导干 好、社会保障好作为第一目标、第一追求,努力让
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实现城乡常住居民
追究制。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环保的现代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10%、12%以上。
产业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严格水、土
地等资源管理制度,加大违法占用土地整治力度, 三、真抓实干,克难奋进,确保2017年各项目
加速节约型社会创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 标任务圆满完成
降1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2%以上。加快建设环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打
境友好型社会,深化农村环境保护,提升环保能 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也是助推龙陵跨越发展
力,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 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县内生产
谐发展。 总值增12%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6%以上,第二
(四)坚持开放发展,全力推进改革深化。更 产业增15%以上,第三产业增12%以上。人均生产
加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持续深化供 总值增11%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30%以
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需求引导、供给创新,提高 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
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供给需求在新常态下的 总额增12%以上。进出口总额增50%以上。城乡常
调整、对接和更高水平的平衡。继续深化行政管理 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10%、12%以上。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