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龙陵年鉴2017
P. 114
龙陵年鉴 2017
步推进。2016年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20.3亿元,增 (四)投资成效持续突显,发展基础更加夯
6%,比2012年增41.8%,年均增6.6%。粮食、畜 实。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补短板增后劲,加
牧、“两烟”、甘蔗、核桃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 大投资力度,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累计完成固定
龙陵黄山羊、胡蜂、中华蜜蜂、石斛、中药材、褚 资产投资234.5亿元,2016年预计完成83.8亿元,增
橙、糯橄榄、澳洲坚果、车厘子等特色产业发展壮 33%,比2012年增1.7倍,年均增27.6%。交通网络
大。龙陵紫皮石斛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地 更加优化。龙瑞、保腾高速公路龙陵段和国道320
理标志保护,获准筹建全国石斛产业知名品牌创建 线过境段建成通车;国道320线潞江坝至龙陵花桥
示范区;龙陵黄山羊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 段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大瑞铁路龙陵段、国道
保护名录》并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核心种 219线黄草坝至象达段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全县公
羊场获无公害农产品和产地认定。累计消除“空壳 路总里程达2 102.2公里,比2012年新增204.1公里;
村”98个,村(社区)全部实现经营性收入。积极 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速,村(社区)全部实施通畅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实施褚橙、中药材等上万亩规 工程。能源保障逐步加强。完成河冲河一级、香柏
模农业示范区项目,“褚橙模式”有效推广,培 河二级和尹家田电站扩容增效,开工建设公养河四
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现代农业庄园10个、 级、帕掌河一二级、腾龙桥一级电站。累计建成各
家庭农场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76个。第三次全 类电站37座、总装机容量达55.35万千瓦。建成220
国农业普查工作有序开展。新型工业化成效显著。 千伏黄龙变电站、110千伏黄草坝和镇安变电站、
2016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0.6亿元,其中规上工 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及天然气分输站,天然气支线
业增加值18.2亿元,增12.2%、12.5%,分别比2012 建设有序推进。水利设施明显改善。建成三岔河、
年增43.9%、52.9%,年均增13.5%、14.9%。累计培 熊洞水库,段家坝、轱辘河水库建设加快推进;
育规上企业23户,达36户,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 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千亿斤粮食
13户。龙陵工业园区企业总户数达52户,在2015年 产能工程、烟草援建水源工程、兴边富民等一大
全省62个省级工业园区考核中排名居第7位,2016 批田间排灌沟渠工程。累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年预计实现园区增加值20.98亿元,增14%,比2012 1 916件(次),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5.7万亩,
年增2.5倍,年均增36.5%。保山硅基产业园(龙陵 解决47 457人、9 5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水利化
园)建设顺利推进,率先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及专项 程度达46.7%。信息化步伐全面加快。深入推进三
规划。品斛堂公司石斛系列产品研发及加工项目建 网融合,大力推动移动通信及光纤网络建设,累计
成投产,日产300万Ah动力锂离子电池、年产5GW 铺设光纤3 900皮长公里,村(社区)实现有线宽带
单晶硅棒等项目有序推进。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县 全覆盖。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28%增加到2016年的 (五)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区域带动逐步
47.3%。旅游文化发展迅速。2016年预计实现第三 加快。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夯基础强统筹,
产业增加值20.7亿元,增15%,比2012年增1.7倍, 注重提质扩容,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加
年均增13.1%。松山抗战遗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速推进。完成第四轮《龙陵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云南省龙陵黄龙玉资源管理条例》全面实施,温 (2013—2030)》工作,建成东坡森林公园、全民
泉资源开发加快推进,抗战文化、黄龙玉文化、温 健身中心等项目,启动龙玉大道、环城东路和龙华
泉养生文化“三张名片”打造成效凸显。累计接待 路西段等市政工程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有效提升。
游客56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5亿元,2016年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棚户区改造、龙山
预计接待206.5万人次、实现收入19.2亿元,分别增 湖公园等项目顺利推进。累计完成城镇投资65.72亿
49.6%、59.1%,比2012年增1.7倍、4.9倍,年均增 元,2016年完成15.4亿元,比2012年增1.3倍。县城
28.3%、55.7%。 建成区面积达5.5平方公里,比2012年增17%;城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