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87
重要文件
2. 扎实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环境连线成片综合整合,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
推进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清除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淤泥和漂浮物,提高河岸
塘埂的固化水平,保持水面清洁、水系畅通,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全面整治村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抛乱扔、乱贴乱画“四乱”现象,清理拆除严重影响村
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整治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和畜禽棚舍,清理整治
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土石堆等,修缮残垣断壁。建设村庄标准化集中养殖小区,实现人
畜分离。推进实施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化肥农药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沼气池、秸
秆气化炉、秸秆固化、节能灶等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工程,加大推广畜禽养殖粪便、农业废弃物
等资源综合化处理利用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实施残膜
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合力消除“白色污染”,努力实现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长。
到 2020 年,美丽宜居乡村村内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 70%,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不低
于 3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 80% 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85% 以上,
农村人居环境基本达到干净、整洁、便捷、绿化、美化。
3. 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按照“乔灌搭配、高低错落、针阔混交、见缝插绿、露土栽花”
的原则,大力开展村庄住宅、庭院、水塘、河流、沟渠、道路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
同步开展村庄周边荒山坡地绿化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
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森林覆盖率山
区不低于 80%、半山区不低于 50%、坝区不低于 20%。大力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加大水土
流失治理,严厉打击私挖滥采、擅自占用土地及违法占用林地和非法采石取土(沙)等行为。
按照“有制度、有经费、有队伍”的原则,建立健全以村庄卫生保洁与垃圾清运处理、公共
设施维护及绿化养护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制度,实现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常
态化、规范化。
(五)强力推进脱贫攻坚
1.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紧扣脱贫摘帽主题,以整乡整村推进为重点,因乡制宜、因村施策、
因户施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围绕减贫、摘帽、增收三大目标,通过开展“七个一批”,
实施“十大工程”,确保我县与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2. 提高扶贫开发质量效益。按照“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的思路,统筹推进农
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宜居农房、易地搬迁、工程移民等项目工程建设,逐步消除贫
困村无房户、危房户。按照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要求,从种植、
养殖业入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有 1—2 个产业发展项目,有条件的贫困户
至少参与 1 个增收项目。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
农户掌握 1—2 项实用技术。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困难地区的政策支持
扶持力度。
3. 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积极落实扶贫开发主体责任,健全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
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参与扶贫。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开发与脱贫攻坚,确保涉农资金向贫困乡、
贫困村倾斜。探索建立贫困地区水电、矿产等资源利益共享机制,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
力度,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扩大政策实施范围。
(六)提高农民素质技能
1. 深化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全面对接,使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输出有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