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44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是地区人大工委的工作职责。23年来,共为国家和省人大组织征求修改法律法规建议二百多件
            次;指导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制定了《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威宁彝族回

            族苗族自治县畜牧发展工作条例》《草海保护条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农村公路条
            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五部单行条例。

                 围绕试验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区人大工委始终坚持
            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积极指导县(市)、乡(镇)换届选举工作,依法
            选举人大代表和地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推动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共指导县级换届选举工作5届,成功选举出县(市)人大代表12460人次、人大常委会
            主任40人次、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9人次、人大常委会委员706人次、县(市)长40人次、副县

            (市)长232人次、法院院长40人次、检察院检察长40人次;指导乡级换届选举6次,成功选举
            出乡(镇)人大代表96115人次、人大主席1989人次、人大副主席1350人次、乡(镇)长2007人

            次、副乡(镇)4631人次。及时审查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和毕节检察分院提请的人事任免事项,
            积极支持“两院”领导班子建设。努力为各级人大代表在我区开展代表活动做好服务工作,组

            织驻毕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和地区工委委员视察活动41次,接待省人大组织的全国、全
            省人大代表到我区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100多次;同时,积极加强与全国有关市州地和全省各
            市州地人大的沟通、交流和联系,形成人大工作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人大工作水平的提高。

                 围绕提高履职能力,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地区人大工委始终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提高
            人大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充实机构、完善职能、健全制度,严肃机关纪律作风,强化干

            部教育管理,改善办公环境条件,提高履职能力。工委内设县处级机构从成立初期的四处一室
            发展到六处两室和机关纪检组、机关党委,机关行政编制从20名增加至30名,后勤服务事业编
            制从12名增加至15名;建立和修订完善工委工作制度14个、机关管理制度25个、党建工作制度6

            个;多次派出干部职工参加人大业务工作的培训和学习,坚持机关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干部职
            工的党性修养、理论修养、政治觉悟、政策水平、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机关干部呈年轻化发展

            趋势,活力逐步增强;机关办公环境条件自搬迁到新行政办公中心后,得到了明显改善。
                 围绕试验区工作大局,努力完成中共毕节地委安排的工作任务。根据中共毕节地委的安
            排,积极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整顿机关纪律作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积极深入党建扶贫联系点、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联系点指导工作。工委有关领导同志切实抓好牵头负责

            的毕节城市建设、铁路建设、飞雄机场建设、国土整治、织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能源建
            设和联系指导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以及兼职负责的工会、工商联工作。

                 (二)毕节地区人大工委近五年工作开展情况
                 近五年以来,毕节地区人大工委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历次全会、省十次党代会及历

            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毕节试验区建设的一系列指示
            精神,按照“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
            轮改革发展。



          4198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