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9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09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法、摄影展。1980~1990年,金沙县文化馆举办书画作品展9次,展出书画作品853件(幅);
举办集邮展1次,展出邮票305张。
6.节日文化活动。20世纪50~70年代,各县文化馆多在“五一”“五四”“七一”“八一”
“十一”举办节日文艺晚会、电影晚会。1978年后,节日活动日趋丰富多彩,其中尤以国庆、
春节盛况空前。1978年春节,大方县文化馆在县体育场举办群众灯谜竞猜活动,6天展猜灯谜
4000余条,数万人次参与。1981年春节,织金县文化馆排练文艺节目在城内演出11场;组织花
灯演出队14个,出龙15条。1985年,大方县文化馆组织城关、理化、六龙在县城开展龙灯游艺
活动;毕节县文化馆与县文化局联办文娱、游艺活动,3万余人次参加活动。1988年春节,大方
县文化馆与县书协联合发动书协会员义务写春联1500副发给群众张贴;举办3天猜灯谜活动,
出谜2000余条;举办农民书画展,展出作品140幅;举办民间工艺灯会,展出工艺彩灯100盏。
1989年春节,赫章县文化馆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歌手赛,春联有奖赛,电
影晚会;国庆期间,配合县文化局演出两会文艺晚会;组织街道居民开展文艺表演。1989年
春节,毕节县文化馆与县文化局配合,举办歌咏比赛,31个单位参赛,观众万余人。1989年春
节,纳雍县文化馆配合县文化局开展猜灯谜、青年歌手赛、民间花灯、傩戏演出、山歌演唱活
动。“三八”“五一”“五四”,与有关单位配合,举办迪斯科舞蹈赛;“七一”,与有关单
位配合,举办音乐演唱会;国庆节举办文艺汇演,24个单位375人参赛。1990年“三八”妇女
节,毕节县文化馆配合有关单位举办秧歌游行赛,28支秧歌队翩翩起舞,城内居民沿街观看。
1990年元旦,赫章县文化馆举办城区迎春舞蹈赛;春节,与县文化馆配合在县城创建文化经济
一条街,开展书法、游艺、猜灯谜等10余次文化活动。1990年,大方县文化馆举办业余歌手舞
蹈有奖赛,近100名选手参赛;举办春联征集评奖和春联书法展览;与县团委联合举办计划生
育文艺晚会;与县灯谜协会联办灯谜展猜;与县文化局联办民间灯会,展示各式彩灯80余盏。
1991年,金沙县文化馆受县政府之托,在县城举办文化一条街、春节乐园活动,活动从正月初
三进行到十五日,开展20余次文化活动。1991年春节,威宁自治县文化馆配合县文化局,在春
节、“三八”“五一”“五四”“六一”及教师节,分别举办文化艺术活动。1992年春节,织
金县文化馆举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280幅(件);举办舞会8场,迎春诗会1场、
卡拉OK演唱比赛1场。1992年、1993年春节,金沙县政府拨款13万元,举办“颂祖国·唱家乡”
歌咏赛,35个县直单位和32个乡镇组队参加,近2万人观看。
四 乡镇文化站
1979年,中共毕节地委同意地区文化局分别在各县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建文化站的报告。旋
即,在毕节县燕子口区、大方县百纳区、黔西县大关区、金沙县平坝区和石场区、织金县阿弓
区、纳雍县居仁区、威宁县盐仓区、赫章县青山区建立文化站。1985年,在全地区99个区、709
个乡镇中建文化站566个,其中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的163个,占29%;一般的265
个,占47%;有牌子、无人员、无场地、无经费、无活动的137个,占24%。1992年,实施撤区
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