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0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工地演出,与地区消防队联合组成消防宣传队赴各县巡回演出20场,连续举办3届迎春音乐会,
组织街头宣传演出12场;1984~1987年,先后到14个民族乡慰问演出14场,为各种会议和计划
生育、人口普查、烤烟收购等演出计92场;1996年,到21个乡镇演出36场,观众10余万人次;
是年11月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毕节市坚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大方县文化馆在1979~1984年
间,先后组织排练演出话剧《于无声处》《权与法》《深夜静悄悄》《神秘的古城》《赵钱孙
李》和花灯小戏《抢娘》等共31场;组建农村文艺工作小分队,下乡演出329场。金沙县文化馆
于1976~1983年,每年下乡演出时间均不少于半年,共计演出文艺节目150余个600余场,年均
演出70余场。1991~1996年,金沙县文化馆组织文艺小分队、文艺宣传队赴县属乡镇演出150余
场,观众10万余人次。黔西县文化馆组织排练大型花灯歌舞《花海行》,分别在1992中国贵州
首届杜鹃花节、1993中国贵州杜鹃花节黔西分会场演出。纳雍县文化馆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
代初,为绿色工程、长防工程、坡改梯工程等多次送戏下乡,1992年在城乡共计演出60余场。
赫章县文化馆先后组织演出队深入县属21个乡镇演出21场,排练话剧《报春花》,小戏《抢
娘》《相亲》,小舞剧《喜送爱国粮》,舞蹈《苗家欢苗家乐》《花儿与少年》在县城公演。
1997年,各县文化馆均倾全力投入“庆七一迎回归”文艺演出活动。21世纪初,各县文化馆文
艺演出继续开展。2004年,毕节市群众艺术馆排练歌舞、小品、曲艺节目下乡演出,在市属乡
镇巡回演出10余场,观众2万余人;组织毕节撤县设市10周年庆典演出,参演单位有贵州省歌
舞团等10余个;配合市教育局等部门举办毕节城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型歌咏
会,参加活动的学校19所,参加演唱的学生近3000人。2004年,大方县文化馆参与承办春之声
大型文艺演出,现场观众1500余人;百里杜鹃花节期间,参与组织1台文艺节目演出,观众4000
余人。2004年,金沙县文化馆于年初和8月两度送戏下乡,到县内6个乡镇演出。2004年,织金
县文化馆组织排演节目,参加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巡回县内8个乡镇演出8场,观众
数万人;排练歌舞节目,参加苗族跳花节演出。2004年,赫章县文化馆参与全国第四届散文诗
夜郎笔会大型民族歌舞晚会;与县林业局配合举办水塘省级森林公园开园仪式文艺演出;参与
举办在赫章县召开的川、滇、黔三省九县森林联防工作会议文艺晚会演出。2004年5月,纳雍县
文化馆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寨乐乡进行文艺演出,观众近万人;7月,参与组织中老年文艺爱好者
排练节目作广场演出;9月,协助县教育局举办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暨师德师风教育启
动仪式文艺演出,演出节目18个,观众2000余人;10月,参与举办老年节文艺演出,演出节目
15个,观众1000余人。
2.文艺会演、竞赛。1956年11月,毕节县举办城区工人业余会演,25个单位100余名职工参
加汇演,演出节目37个。1956年春节,大定县举办第一届民间文艺会演,县直机关、厂矿、学
校及部分农村俱乐部组队参演,演出节目42个;是年12月,举办第二届工农业余文艺会演,178
人参演,演出节目84个;1958年12月,大定县举办第三届文艺演出,全县15个代表团、1000余
人参演,8天演出节目33个。1956~1959年,黔西县举办全县文艺会演4次。1956年11月,织金
县举办第一届民族民间文艺演出,各区镇组织代表团参演,300余人演出节目40余个;1958年举
办第二届民族民间文艺会演,754人参演节目100余个。1956年,威宁县举行首届文艺会演,演
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