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01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嗜好,提倡正当娱乐、指导业余运动。(5)促进国民精神总动员。训练民众厉行国民公约及
誓词;领导民众举行国民月会,讲解精神总动员要求;聘请热心社会教育人士及教育界名流或
学者,定期公开演讲中华民族光荣史、日本侵略中国史、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理由、民众在抗
战时期应负的责任、国民兵役。(6)社会教育研究及辅导。派员巡回辅导区内各县立民众教
育馆;编辑辅导刊物;研究讨论有关民众教育事项;调查统计区内各县校馆工作实施状况及成
绩。省立大定民众教育馆经费从省财政中拨付;馆长由省政府任命,各部主任由馆长遴选合格
人员呈请省政府核定任用。民国36年(1947),省立大定民众教育馆停办。
2.县立民众教育馆。民国25年(1936),织金县建立民众教育馆,为毕节专区建立的第一
个县立民众教育馆。馆址设于织金县城中正街财神庙。民国27年(1938),建立黔西县立民
众教育馆,馆址设于黔西城中武庙,民国32年(1943),馆址迁至东门城外黑神庙。民国29年
(1940),建立毕节县立民众教育馆,馆址先设于鸭池乡,民国35年(1946)迁至毕节县城小
校场。民国30年(1941),建立大定县民众教育馆,馆址设于大定贡院;民国32年(1943)迁
出贡院;民国36年(1947),几经迁址后迁回原址贡院。同时,威宁县在县税务局建民众教育
馆;水城县在县城建民众教育馆。民国30年(1941),省教育厅划分民教馆等级,黔西馆为一
等馆,毕节、大定、织金馆为二等馆,威宁、水城馆为三等馆。民国30年(1941),金沙、纳
雍置县,设立民众教育馆。金沙民教馆馆址先设于文昌宫,不久迁观音洞,民国36年(1947)
迁至城中。纳雍县民教馆设于县城北门场口。民国31年(1942),赫章建县,置民众教育馆。
是年,贵州省教育厅颁布《贵州省各级民众教育馆三十一年度中心工作细目》,规定县立民众
教育馆工作职责:(1)办理民众补习教育。办理实验国民学校,办理补习班及学术讲座,办理
图书杂志报纸阅览,编贴民众读物。(2)办理公民教育。实施集团训练,协助保甲及地方自
治。(3)办理健康教育。设立民众运动场,组织民众体育团体,举办各种运动竞赛,办理卫生
指导。(4)办理家事教育。办理家庭教育补习班,指导家事改良。(5)办理生计教育。办理
职业指导及训练,办理农业推广,提倡合作事业。(6)办理电化艺术教育。办理播音教育,组
织民众戏剧歌咏队,提倡正当娱乐。(7)办理战时展览及宣传工作,绘制各种展品、举行各种
展览会,征存地方文献,宣传政策。(8)办理战时工作。普及战时常识,办理战时民众服务训
练,建立征属服务处。县立民众教育馆馆长由县政府遴选合格人员呈请省政府核准任命,各组
主任、干事由馆长遴选合格人员呈请县政府核准任用。编制为:一等馆7人,二等馆、三等馆5
人。重新划分等级后定编为:甲等馆11人,乙等馆9人,丙等馆6人,丁等馆5人。经费由地方财
政开支。民教馆人员工资标准参照小学校长、级任教员、科任教员及事务员的待遇制定。
文化传承 1.开展民众教育。民国31年(1942),毕节县立民众教育馆办民众补习班38班,
2165人进班学习;办民众学校高级成人班1班,学员45人;初级妇女班1班,学员17人;办工人
识字班3班,学员120人。黔西县立民众教育馆于馆内附设贫民小学,开办1~4年级,招收贫民
子弟入学,免收学杂费;对特别困难者,免费发给书籍及纸、笔、墨;教师由民教馆人员兼
任,开设国文、算术、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织金县立民众教育馆开办文化补习班和平民教
育班,补习班学员多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和校外青年,平民教育班学生多为贫寒人家子弟,对无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