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11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次演出,台上台下一起唱,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共鸣,鼓舞了青年学生走向世界、走向光明的
斗志,激发了青年们积极学习马列主义、同封建势力斗争的热情,激励着青年们向着光明前
进,在革命的征途上英勇奋斗,激发广大群众抗日救亡、争取民族独立、争取解放的热情。同
时,通过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有志气的热血青年,为毕节党组织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筑
保存完好,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毕节群益书店 位于城区威宁路3号。1937年6月,由共产党员邱在先、熊蕴竹、阮明伦、
陆鸿章等人发起集资筹建,租用威宁街天后宫(福建会馆)设立门市部,开展对外营业。书
店有共产党员、进步青年24人。阮明伦任经理,陆鸿章任采购,刘传铎任保管,何忠明任营业
员。1938年1月,中共毕节县工委成立,加强了对书店的领导。书店从省工委领导的贵阳生活书
店、读书书店直接购进《列宁选集》《鲁迅选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及毛泽东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书籍,以发行教科书的形式,派人到县内外(包括云南的镇
雄、威信、昭通)推销,扩大党的影响。书店还设立读书室,由共产党员指导社会进步青年和
学校师生阅读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启迪人们思想,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底,
书店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经常派特务进行监视和对书店的书刊进行严格
检查。1940年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一次反革命高潮中,县工委书记王芸生、共产党员阮明伦等被
捕,书店被查封。今因城市改造,书店无存。
毕节七一文具体育用品社旧址 位于毕节城区威宁路65号。1938年底,群益书店的革命
活动因引起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为了扩大业务,转移目标,分散特务注意力,防止特务
捣乱破坏,1939年7月县工委决定:邱在先、孙师武、葛发声等人退出股金,另租用威宁路
邵仁梦的房子开办七一文具体育用品社,简称“七月书店”,由葛发声任经理,王树林任
营业员,有成员16人,其中共产党员8人。书店以销售体育、文化用品为掩护,继续秘密出
售进步书刊,还将营业和募集到的600多块大洋,寄给重庆新华日报社作办报经费。1940年
底,同群益书店一起遭到国民党毕节县党部查封,部分未转移人员被特务逮捕。今因城市改
造,书店无存。
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贵州林口战斗遗址 位于毕节县林口镇老街一带。1940
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在重庆召见了毕节林口土司后裔杨砥中,封杨为川滇黔
边区“土司民众代表”“剿匪司令”,并发给杨武器弹药扩大其反共武装,全权负责川滇黔边
的“剿匪”任务。为鼓励杨砥中为反共效力,蒋介石亲自题写一块“忠孝传家运、华国可长
春”的匾额赠给杨,促使杨发誓“誓死效忠总裁”。杨砥中以彝族上层人物身份,得到蒋介石
召见和委以重任后,趾高气扬,扬言“要铲除三省边境的赤匪”,而且把矛头直指中国工农红
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贵州游击支队。为了给杨以沉重打击,11月7日詹绍武、康海平率领游击
队,秘密开进离林口五里远的箱子厂驻扎,以便伺机攻打林口杨砥中。行军途中,因一个战士
疏忽走漏消息,使杨早有准备。杨及时联系镇雄陇承尧民团增援的同时,以自己800余人武装,
分三路主动攻击游击队。紧急时刻,詹绍武、康海平将计就计,灵活指挥。先集中兵力打败杨
第一路进攻,击毙指挥杨育贤,然后又袭击杨的第二路王华斋、第三路谢超,并乘胜围攻杨的
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