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29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动会暨文艺汇演大会,邀请本县坡脚区和纳雍县乐治代表队及龙场区知青队参赛,邀请县人民
武装部、一中、文化馆、车队和红卫小学参加。参赛男女篮球队34支,703人。比赛项目有篮
球、广播体操、百米赛跑、拔河、射击。20世纪80年代后,各片区的运动竞赛除篮球和军体项
目外,还有羽毛球、乒乓球、长跑、短跑、跳高、跳远和铅球。
3.县级以上农村体育竞赛活动。自1956年起,毕节地区各县几乎每3年即举行1次农民运动
会。1956年夏和1959年冬,毕节县两次举行农民运动会,规定参赛运动员必须是真正具有农民
身份的人员。比赛项目为篮球和田径。1956~1959年,黔西县12次举办有农民参加的运动会,
1126人参赛。1963年1月,黔西县举行农民运动会,全县9个区代表队126人参加。1970年9月下
旬至10月初,威宁县举行农民运动会,全县区、乡共组成篮球129队,乒乓球9队参赛,2000多
名运动员参加运动会,运动项目有篮球、乒乓球和民兵军事体育。1974年7月29日~8月7日,纳
雍县举行民兵体育运动大会,全县11个区代表队、418名运动员参赛。共进行篮球赛132场,进
行立、跪、卧姿射击竞赛。1988年4月16~19日,毕节地区举行首届农民运动会,8个县代表队
参赛,毕节、威宁、黔西县代表队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1987年7月,贵州省举办
全省第二届农民运动会,毕节地区获团体总分第四名,获两项第一名,四项第二名,三项第三
名。1988年4月27日~5月1日,贵州省举办全省农民田径运动选拔赛,毕节地区获7项第一名,8
项第二名,7项第三名。威宁县王俊获男子400米、800米赛跑第一名;威宁县谢桂兰获女子100
米、300米赛跑两项第一名;毕节县樊焕荣获女子400米、800米跑第一名。1989年5月,毕节地
区组队参加省举办的农民运动会,共获金牌13枚,银牌11枚,铜牌14枚,居全省第一,10名运
动员被省选拔参加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1998年6月,毕节市组织农民象棋队参加地区象棋大
赛,获团体第一名。继后代表毕节地区参加七月在贵阳举办的全省农民象棋运动会,获男、女
团体和个人的全部冠军,随后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第八届农民象棋比赛和全国农民象棋大赛,
毕节农民象棋运动员吴庆伟、王琪都取得较好成绩。2003年,毕节地区组队参加全国第五届民
运会,射弩获团体第一名,另获4金、5银、2铜的好成绩。2008年,毕节地区组织148人的代表
团,参加全省农民运动会,获金牌24枚,银牌20枚,铜牌18枚。
三 民族体育
活动项目 1.射弩。分大、小弩。大弩长1.5米左右,弩床长75厘米~1米;小弩长1米左右,
弩床50~70厘米左右。大弩的最大射程为200米左右,小弩的最大射程为100米左右。弩和弩床
用岩桑木或其他硬而有韧性的木制成,在弩床上凿一剑槽,放置箭身,发牙(即扳机)用牛角
或羊角制成。弩绳,用青麻搓成。箭,由箭杆、尾翼和箭头组成。箭杆用细毛竹或斑竹条、树
条修制而成;尾翼用篾青或玉米秆皮制成;箭头多是铁制,并根据打猎、打靶、比赛用途,制
成三角形或圆形物体。上弩分坐式上弩法、膝式上弩法和手拉式上弩法。射弩,可分为立、
跪、卧姿势,也可安置地弩,在敌人或猎物经常通过的路口或要道、独路、蔽处,拉上引线,
一触即发达到预期效果。使用弩的多为苗族村民,一般在10岁左右开始练习小弩,成年后练习
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