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64
3.搬迁户及搬迁人数:2001~2013年,共搬迁14606户,63327人。
三 威宁经济区区域规划
1958年,中共贵州省委和省人委决定,以省计委、建委、科委、建工厅、中央建工部建筑
科学院为主,组成贵州省区域规划工作组,在是年8月15日~11月13日间,开展贵州省区域规划
工作,将贵州省划分为七个经济区,威宁经济区为其中之一。规划威宁经济区侧重于毕节、赫
章、威宁、水城县规划,安排“二五”工业项目并提出建设和调整的项目。对黔西、织金、纳
雍县未踏勘,大方县只作初步踏勘,未写入规划。
区域范围与基本特征 威宁经济区包括毕节、大方、黔西、织金、纳雍、赫章,威宁、水
城县,土地共2.69万平方千米,1958年末人口295.29万人。此区域具有以下资源建设条件:1.矿
产资源。铁矿总储蓄20.36亿吨,品位在35%~45%之间,煤炭储量500亿吨以上,铅锌和铜等有
色金属矿藏居全省首位,铅锌矿远景储量746万吨。2.畜产品。本区畜牧业发达,有利于发展畜
产品加工工业。3.平地与水源、电力。山地占总面积82%,高原丘陵地占15%,平地约占3%。有
5条大河和34条支流;5条大河枯水总流量每秒35.6立方米;水力蕴藏量约152万千瓦,煤炭储量
大,可供建设火力发电站。
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分布 1.钢铁工业。“二五”期间计划有威宁钢铁厂、观音山钢铁
厂、毕节钢铁厂、织金涯河炼铁厂和威宁炼铁厂。2.有色冶金工业。“二五”安排有:水城铜
铅锌冶炼厂、威宁铜矿、水城铅锌矿、赫章铅锌矿、赫章铜矿。3.煤炭工业。建议开发煤田有:
大河边、小河边、神仙坡、土地垭、格目底、马龙屯、比德、二塘、结里煤矿。4.机械制造工
业。“二五”计划在威宁建冶金矿山设备厂、建筑筑路机械厂,在毕节建机床厂。5.化学工业。
“二五”计划建毕节化肥厂、威宁化肥厂;拟在水城大河边火电站附近建焦油加氢厂,在威宁
利用炼焦厂的副产品搞卡普隆工厂;扩大织金和大方硫磺生产规模。6.建筑材料工业。“二五”
计划在水城、威宁建水泥厂;水城钢铁厂附近建用矿渣作原料的水泥厂。7.畜产品加工工业。
“二五”计划建威宁毛纺厂、毕节毛纺厂;在威宁、赫章建冻肉联合加工厂。
四 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规划
攀西—六盘水地区,是《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中确定的19个综合开发重点地区之一。
区域位于川、滇、黔3省接壤地带,包括四川省的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宜宾地区、泸州
市和乐山市,云南省的昭通地区、曲靖地区、东川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贵州省的六盘水市、
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12个地、州、市的68个县区、市。根据国家计委1988年6
月《关于开展攀西—六盘水地区国土规划的通知》,国务院三线办经与云、贵、川3省商量,成
立规划领导小组,经过两年多的调查论证,1990年6月完成《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规
划报告》,11月,获国家计委批复。1991年3月完成规划区的农业、林业、能源、交通、钢铁、
有色、化工、生态环保专题规划。
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