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63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种植防护林300平方千米因地制宜种植经济果木林4110万株,封山育林11平方千米,退耕还林7.6
            平方千米,种茶、种草14万亩。全地区治理坡耕地166.84万亩。通过以上建设,治理区的林草覆

            盖率上升5.1个百分点,全地区土地侵蚀模数下降1796左右,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5)农村
            通信设施。国家以代赈在毕节地区累计投入资金560万元,配套县、乡资金,架设农村通信线路
            356杆/千米,架设通信光缆208千米,安装程控交换机966门,实现乡乡程控通信,46个村开通电

            话,2%的农村家庭安装电话。修建农村过境通道5处共3250米。1998~2000年,投入以工代赈易
            地扶贫资金563万元,搬迁居住山洞农户906户3485人,居住山洞的农户已基本搬迁出洞。
                 资金投入和主要建设 1.投入资金。从2001年起,以工代赈资金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预算

            资金和国债资金及省级财政资金补助解决,投入方式分实物投入和资金投入,实物投入以实物
            折资形式核算。资金通过各级财政部门逐级下拨。2001~2005年,国家在毕节地区投入以工代赈
            资金4.69亿元。其中:2001年国家投入1.04亿元,2002年国家投入1亿元,2003年国家投入0.87

            亿元,2004年国家投入1.07亿元,2005年国家投入0.70亿元。2006年~2010年,国家在毕节地区
            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92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0.21亿元,其中:2006年国家投入4112万元,省

            级财政配套530万元,2007年国家投入0.39亿元,省级财政配套530万元,2008年国家投入0.41亿
            元,省级财政配套330万元,2009年国家投入0.38亿元,省级财政配套460万元,2010年国家投入
            0.33亿元,省级财政配套225万元。2011~2013年,国家在毕节市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32亿元,

            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325万元,其中:2011年国家投入0.38亿元,省级财政配套380万元,2012年
            国家投入0.42亿元,省级财政配套115万元,2013年国家投入0.53亿元,省级财政配套830万元。
                 2.主要建设内容:县乡村公路、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草场建设、小流域综

            合治理等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根据国务院要求安排的其他建设内容。


                                                二 易地扶贫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投入和主要建设内容及搬迁情况 1.投入资金。从2001年起,易地扶贫
            搬迁资金投入主要由国家资金、省级财政资金补助解决,不足部分由群众自筹,资金使用实行

            专账管理、专款使用,工程使用资金实行报账制,资金通过各级财政部门逐级下拨。2001~2004
            年,国家在毕节地区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56亿元。其中:2001国家投入0.43亿元,2002年国
            家投入0.42亿元,2003年国家投入0.63亿元,2004年国家投入868万元。2006~2010年,国家在

            毕节地区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67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583万元。其中:2006年国家投入800
            万元;2007年国家投入1320万元,省级配套80万元;2008年国家投入1090万元,省级配套980

            万元,省级配套490万元;2009年国家投入980万元,省级配套13万元;2010年国家投入2510万
            元。2011~2013年,国家在毕节市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567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4802万
            元。其中:2011年国家投入2427万元,省级财政配套100万元;2012年国家投入5850万元,省级
            财政配套355万元;2013年国家投入7393万元,省级财政配套4347万元。

                 2.主要建设内容:移民住房、供水、供电、道路、排污等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通信、教
            育、市场、文化、医院、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



                                                                                                           2045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