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452

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3.纳雍县姑开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小区。主要以增加科技投入,实施温饱工程,解决群

              众温饱,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试验内容。
              实施结果,农民温饱基本解决,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4.纳雍县百兴民营商品经济开发试验小区.主要以发展民营商品经济,启动开发扶贫、生态
              建设为试验内容。实施结果,初步改变制约商品经济发展的体制、制度,基础设施改善,乡镇

              企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5.金沙县平坝人口控制、科教兴农、生态建设试验小区。主要以控制农村人口过速增长、
              实施科教兴农促进农民增收、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推进生态环境改善为试验内

              容。实施结果,农村人口过速增长得到控制,科教兴农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
              改善。

                   6.威宁县观风海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及经济开发试验小区。主要以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保护及经济开发为试验内容。实施结果,农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村经
              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

                   7.威宁县灼圃草地畜牧业生产试验小区。主要以联办性质的灼圃草地示范场中心场为桥梁,
              把国有科研性质的试验站和专业户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在一起为试验内容。对各生产单

              元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资建设、统一建立三重承包责任制,各生产单元自行制定生产计划、
              资金使用计划,控制各生产单元资金收支,确保国家贷款的回收以及再生产投入。实施结果,

              初步形成融科研、生产、培训,试验、示范、推广、种草、养畜、加工为一体的有统有分、统
              分结合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解决了农户生产所需的资金、物资、技术问题,缓解了小

              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同时,探索验证了草地畜牧业规模发展的措施。
                   8.毕节县何官屯乡农业区划成果应用跟踪分析试验小区。从何官屯乡山高坡陡、水土流失
              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现实出发,利用农业区划成果,通过广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鼓励

              农户投工投劳;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实施大面积
              “温饱工程”相结合,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办法,对山水林田路电实行综合治理。实施结

              果,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第三节 课题试验





                   1997年6月,地委、行署制定《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九五”总体试验方
              案》;明确提出“九五”期间全区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

                   1.建立权威有序统一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组建扶贫承包
              集团,合理集中使用人、财、物,探索建立区域经济支柱的有效投资方式;探索在政府统一规
              划的前提下,使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有效途径;加快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步伐,盘活存量资



            2434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