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5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355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2002年1月1日起,地区及县市工商局对辖区内注册商标实行申请登记制度和未注册商标申报备
案制度。2004年,工商系统组织实施商标战略工程,促使企业树立商标品牌。毕节卷烟厂驰牌
商标入选贵州十佳著名商标。工商系统帮助企业续展注册商标13个,转让闲置商标2个。2005
年,工商、农业部门相配合,支持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至6月18日,全区有农
业产品注册商标18个,其中茶叶10个、玉米4个、其他4个。金沙县箐门乡的苦丁茶、清池乡的
清池茶商标;赫章城关乌蒙含酒饮料;纳雍老凹坝乡的花谷泉米酒系列饮料商标较有名。至年
底,全地区有效注册商标379个,著名商标28个。2006~2009年,毕节地区企业争创 驰名商标的
条件不成熟,全区工商系统在推荐驰名商标申报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争创“驰名商标”
进程仍处于成长和培育阶段。截至2011年,全区工商系统在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工作中,引导和
帮助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商标品牌的创建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金沙窑酒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
“金沙及图”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全区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2005年,工商管理机关建立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商标历史资料档案,并输入微机,初步
实现现代化商标档案管理。2010年,在省、地、县工商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是年10月,贵州金
沙窑酒酒业有限公司“金沙回沙酒”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全区唯一
的首件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全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强力推进实施商标战略,促进全区
商品的品牌建设。是年,在推荐申报贵州著名商标工作中,组织推荐了“林酒”“金沙古酒”
等12件商标。在全区各县(市)工商机关的引导下,全区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新核准
注册商标66件,农业专业合作社新申请农产品商标5件。积极开展商标富农、推进新农村建设,
全区各级工商机关实施了一系列商标富农的举措,全区65个基层工商所,引导和帮助辖区企
业、个体工商、其他经济组织注册培育商标113件,为全区实施“一所一标、一县一牌”工作
打下了基础。同时,还组织了威宁洋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与管理研讨,为培育打造“威宁
洋芋”品牌搭建平台。是年,全区商标注册总量从2009年的686件增加到2011年的1012件,增
长47.52%。
商标使用管理 1.清理·验证。1950年后,将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商标纳入管理,取缔内容
反动、黄色、封建迷信和带殖民统治色彩的商标;对尚可保留的商标重新登记换证。1953年,
执行国家《关于未注册商标处理原则和处理办法》及《关于商标管理的意见》,基本消除商
标混乱的局面。197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发《关于清理商标的通知》,决定恢复统一
注册商标制度。毕节地区工商局决定,由企业所在县工商局通知其办理清理登记手续。至1979
年9月,全地区共清理商标17个,其中7个经成都商标会审会议同意注册。1987年6月底止,全
地区清理商标187个,商标标志220种。其中已注册87个,标志104种,未注册商标100个,标志
116种,各县搜集报地区工商局商标135个,标志104种,其中已注册53个,标志67种,未注册82
个,标志97种。1988年,全地区共验证86个注册商标。企业认刊注册商标61个,认刊金额1.15
万元。1992年,验证1983年以前登记的16个商标。1994年,全地区共检查140个注册商标。1997
年,在全地区开展“商标注册证”验证和商标建档工作,验证注册商标165个。1999年,检查、
验证1998年12月31日前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商标名称、使用单位、商标使用许可证和被许可
使用的单位情况。经检查、验证,全地区共有注册商标207个,到期末续展的76个,实际有效注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