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286

加工单位21家,县级质监局对3家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建立质量档案,对3家签订了承诺书的小
              作坊建立监管档案,对条件较差的28家小作坊展开帮扶。

                   2010年,地区质监局组织辖区各单位对贵州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动态监管系统硬件设
              备配备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配置意见并经贵州省质监局统一购置发放,毕节地区质监系统于

              当年6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是年下半年,地区质监局对纳入监管的企业100%完成了建档工
              作,并组织全区16名食品监管人员参加省质监局组织的培训,同时组织完成了对辖区企业的培

              训,并指导各县(市)局按照有关要求,使用巡查终端对辖区所有企业100%开展了巡查。
                   2011年,采取日常监督检查、季度巡查、领导半年巡查、执法检查等形式对企业实施监督
              检查,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地区质监局利用食品安

              全动态监管系统巡查终端对生产企业落实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制
              度、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制度的情况及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把关,相关记录载体的规范

              性、信息完整性进行全面检查。并利用动态监管系统对各县(市)局检查情况进行督察,确保
              监管工作到位。是年,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79家次,检查食品小作坊198家次,对存在问题的
              20家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整改情况的回访,进一步落实了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是年,

              地区质监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食品监督抽查工作力度。一是积极配合完成省级食
              品监督抽查工作,共抽检豆制品、食用植物油、肉制品、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等食品115批

              次,经检验,104批次合格,合格率90.4%。二是组织开展地区级、县级监督抽查工作,完成大
              米、月饼、糕点等88批次食品监督抽查,经检验,合格84批次,合格率95.5%。三是按时完成

              “打非添专项行动”食品监督抽查,抽查酱油、淀粉、挂面、植物蛋白饮料等食品17批次,经
              检验,16批次合格,合格率94.1%。2011年毕节地区全年食品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为92.7%,辖

              区食品质量总体比较稳定。是年,按照省、地有关明确质监监管职责范围的文件精神,地区质
              监局及时安排了摸底排查工作,将符合文件界定范围内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督促其进行基本条
              件改造,经验收合格签订承诺书后纳入日常监管,确保属质监部门监管的食品小作坊100%监管

              到位,共新纳入监管的食品小作坊7家,全区纳入监管的食品小作坊共68家,各县(市)局全
              部建立了监管档案并按照动态监管系统设置的周期100%开展巡查回访,在日常监管中指导食品

              生产加工小作坊建立、完善进货销售台账记录制度等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认真落
              实,确保了小作坊生产食品的质量安全。是年,地区质监局对辖区特色食品(茶叶、食用植物
              油、肉制品等)生产单位、在当年省、地监督抽查中出现不合格的食品生产单位、“打非添专

              项行动”中列入三重名单内的食品生产单位的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开展法律法规、食品安全
              知识培训,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食品从业人员253人。通过工作开展,辖区食品企业、小作

              坊负责人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生产行为进一步规范,生产过程中未出现添加非食用物质情
              况。是年,地区质监局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对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企

              业开展突击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737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单位188家,查处了食品生产违
              法案件6件。





            2268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