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282

产许可证并在有效期企业76家;2010年,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在有效期企业71家;2011
              年,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在有效期企业71家;2012年,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在有

              效期企业70家。



                                           四 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食品质量卫生监督 2004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将由
              卫生部门承担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自是年起,毕节地区质量技
              术监督局根据以上通知要求,安排布置全地区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卫生许可专项调

              查。2005年,地区质监局为贯彻落实国家总局提出的食品安全监管“四个一”要求,协助地区
              行署制定了《毕节地区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召开了全区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

              会议,签订了整顿工作责任书,明确了整顿工作事项、完成时限、目标要求。按要求,次年年
              底全区完成了“四个一”规定动作。
                   2006年,全区质监系统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全区“四个一”

              规定动作、“三员四定”“三进四图”工作全面完成,企业摸底调查工作顺利结束。同时,为
              切实协助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全区各县(市)质监局均划分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片

              区,明确了片区负责人及监管职责。全区共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257份,确定专业监管员67人,
              确定政府协管员894人,确定企业信息员2118人。

                   2007年,地区质监局积极推动重视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积极协助地区行署,圆满完
              成了“四个一”的规定动作。地县两级政府共成立了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

              工作领导小组9个,制定《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9个,以政府名义召开食品生产加工
              业整顿工作会议9次,地区与各县(市)政府、各县(市)政府与基层政府共签订《食品安全责
              任书》265份。

                   2008年,地区质监局制定了《毕节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08年食品安全整顿实施方案》,
              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整顿工作。

                   2009年,地区质监局制定了《毕节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食品安全整顿实施方案》,
              同时根据该方案积极开展工作,对我区106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开展了检查,共检查食品
              生产企业101家,另5家停产。

                   2010年,继续沿用2009年食品安全区域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实施挂牌监管。按照
              《关于进一步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的通知》(毕地质技监食函〔2009〕18号)要

              求,结合全区人员变动实际,地区质监局指导各县(市)局及时调整了片区监管负责人,片区
              监管人员,将责任片区划到具体乡镇,明确了片区企业数,作坊数,重点单位名称。辖区共确

              定监管区域数21个,专职监管人员65名,政府协管员389名,社会信息员1109名,共挂牌监管
              166家。
                   2011年,按照辖区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地区质监局层层落实了监管责任,明确了地区



            2264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