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5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285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学校。出动60人次,20车次,检查学校46所,幼儿园12所,企业单位食堂2个,未发现使用陈
化粮。2004年,毕节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发《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确保食品安全实施方
案》《关于转发省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
意见〉的通知》《企业巡查计划》和《质量责任制》《产品质量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产品质
量动态监管实施细则》《企业产品出厂检验月报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巡查制度》《重要设
备(流程)异常及故障及时报告制》;共受理52个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有11个产品获得食品
生产许可证;共出动480人次,136车次,检查大米、小麦粉等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户1025家,
查出未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962家,对其中3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92家报请当地政府有
关部门取缔,对101家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对218家无卫生许可证的企业,报请有关部门撤销登
记注册或吊销营业执照;查处伪造冒用“QS”标志或生产许可证编号案1件,查获不合格食品
货值6.5万元,查处无证生产销售食品违法案9件,处以罚款1.58万元。在元旦、国庆等节假日
期间,全地区出动204人次,42车次,检查白酒生产企业3家,白酒小作坊100家,白酒经销户73
户,各类企业、超市、批发户、生产小作坊共416家,抽检白酒样品26批次。取缔非法饮料生产
小作坊4家,查处个体雪糕生产小作坊6家,没收销毁雪糕300支,货值0.04万元,罚款0.1万元。
共出动685人次,检查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218家(次),禽类产品销售单位336家(次),冷库
96家(次),检查各类畜禽肉制品共84吨,未发现来自疫区的肉制品,发现标志有问题的畜禽
冻肉制品4.4吨,货值3.3万元,经检验产品质量合格。2005年,金沙窖酒厂(现为贵州金沙窖酒
酒业有限公司)的“金沙回沙酒”和“双回沙酒”获2005年“贵州名牌产品”称号,为毕节地
区食品类产品首次获得该称号。
2006年,地区质监局组织制定了《毕节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
立健全了全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
2007年,全区地县两级质监局共巡查企业557家次,查处无证食品生产企业15家;全区地县
质监局共建立向当地政府报告食品安全信息制度9个,共向当地政府报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季
度报告》36期次。
2008年,地区质监局印发了《毕节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辖区获证企业后续
监管的意见》,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巡查计划,定期开展企业巡查回访工作,全区共巡查
食品生产企业304家次,提出整改企业26家,整改合格26家。组织开展28大类食品无证查处工
作。同时,地区质监局组织开展食品定期监督检验及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全年共抽取食品
定检样品138个批次,合格125个批次,合格率91%。
2009年,为做好重点区域整治工作,地区质监局制定了《毕节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
食品质量安全整顿重点区域整治工作方案》,各县(市)均明确了各自辖区的食品安全整顿重
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整顿,同时,把金沙县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列为地区局督察督办的重点
区域,全区共确定重点整治区域8个,各项工作任务于6月底全面完成。在对金沙县食用植物油
的重点整顿工作中,地区质监局做到摸底到位、整治到位、帮扶到位、宣传到位,金沙县重点
区域获证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3家,有证有照食用植物油加工小作坊10家、无证无照和证照不齐
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