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107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工业企业有近600个。2008年,各项年报基层表式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为准,《规模
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暂停报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方案(试行)
2008年继续实施。2009年,不再单独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方案(试行),正式
纳入工业统计制度。基层年报表有: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
(101-2表),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限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1表)、工
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限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2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
产品生产能力(Bl06表)。综合年报恢复2007年年报表,即:主要工业产品产量(B303表)、
规摸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B307表)。2010
年,在上年基础上,将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的B103-1表,表名改为工业企业成本费用,非成
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的B103-2表,表名改为工业企业财务状况。生产能力B106表,表名改为主
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综合年报表只保留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取消主要工
业产品产“(B303)表”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B307表)的填报。2011年
年报的国家统计口径更改为辖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贵州仍然
采用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作为省统计口径,两种口径并行。
3.建筑业统计。1958年,毕节专区开始统计建筑业,填报小型建筑生产单位基本建设情况
综合表。增填小型建筑企业基本情况、建筑施工企业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情况、快速施工情
况、建筑企业自办工厂情况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调查表。1959年,建设、施工单位合并,建筑
业统计合并到基本建设统计报表内。20世纪60年代前期,建筑业统计增加财务管理、劳动管
理,建立财务成本统计。其指标体系有财务成本、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利用,同时增加实物
工程量完成情况表。1960年建筑业统计综合年报共5种表30个主要指标。1962年年报、1963年
定期统计报表为:①施工年报基层表填报工作量和竣工价值、主要施工部门自行完成工作量、
主要实物工程量、工程质量情况、年末实有机械台数和能力、财务成本情况。②施工统计年报
综合表填报工作量和竣工价值、施工单位一览表、主要实物工程量、年末实有机械台数和能
力、主要施工部门为本系统、外系统完成工作量情况、县级施工单位工作量完成情况。③施工
定期报表填报工作量、面积和竣工价值、工程质量情况(均月报)、主要实物工程机械化水
平、主要施工机械完成、利用情况、工程成本情况。1964年,专区统计局免报施工单位劳动生
产率、劳动时间和财务成本月、季报。省局精简施工统计年报,取消主要实物工程量、主要实
物工程机械化水平、主要施工部门为本系统、外系统完成的工作量表,简化年末实有机械台数
和能力表。1978年后,建筑业统计得到恢复和加强。1980年,地区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等单
位拟发的关于试编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的联合通知,施行建筑业统计。1981年,根据省建委
和省统计局联合通知,规定在1980年施工普查登记中,凡经地、州、市建委和省建委批准颁发
施工营业执照的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施工单位以及批准的自营施工单位,均要报送年报。
1983年,按省统计局通知,从1983年起报送施工统计季报。1984年月,按省统计局布置到基层
填报的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填报全民所有制施工企业和自营施工单位共有9种综合表、2种附
表;城镇集体所有制有3种报表。1985年,统计农村建筑业,根据国家统计局通知,每年公布
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