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106
送频率与上年一致。能源统计方面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划分标准,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
上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改为月报及
季报,剔除了年报,月报统计范围为辖区内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煤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
季报统计范围为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年报方面,2000年,在上年基础上,为满足编制200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的需要,增加大型
工业企业按产品划分的工业总产值年度基层表(B111表)和综合表(B311表),统计范围是全
部大型工业企业,调查内容为2000年工业企业按产品计算的工业总产值。2001年,基层年报表
仍与上年保持了一致。综合年报表有了比较大的改革,当年结合工业统计改革情况有:工企业
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301表)、主要能源按工业行业分组消费量(B302表)、主要工业产
品产量(B303表)、主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B304表)、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B305表)、
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共6张表。2002年,结合工业统计改革的实际情况,在
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工业年报制度进行了修订。在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
(B105表)。将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205表)改为年报,表号为B108。
免报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其他年报与上年一致。行业分类仍然使用老标
准。2003年,工业年报制度相应作了调整,除保留主要工业产品产量_(B303表)一张综合表。
增加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B306表)综合年报表,其统计范围是辖区内全部工业企业和个
体生产单位。基层年报表有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B102表)和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
表)两张。工业企业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和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101-2表)。
实行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8/T4754-2002)分类标准。为加强能源统计,将工业企业能
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105表)等有关能源统计报表,归入能源统计制度,不再列入工业统计
制度中。2004年,工业年报纳入第一次经济普查统计制度,用经济普查代替。能源方面在“工
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购、消、存”的基础上,增加“工业
企业水消费”,分别对规模以上工业(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
非国有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下的
非国有工业企业)水消费进行统计。2005年综合年报表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
览表(B307表)。基层年报表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表)指标变动。2006年,取消上年填报
的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B306表)综合年报,在基层年报表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产要产品生
产能力(B106表)。增加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综合年报表,其余年报综合表
与基层表与上年保持一致。能源方面新增“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费”年报,对辖
区内综合能源消耗1万吨标煤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
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进行统计。2007年,年报制度在上年基础上主要调整了统计范
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其余表式和
上年不变。为了计算工业增加值率,确保工业增加值计算统一规范,数据更加准确,国家统计
局于2007年年报实施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方案(试行),开始填报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成本费用调查表,调查范围为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部分小型工业企业。2007年全省调查
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