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102
表。1960年工业定期统计报表保留工业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重要新产品试制情况、重点工
业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继续执行钢铁生产进度统计。工业统计综合年报比1957年增净产值和商
品产值、新工业产品试制与生产情况、年末城市公社和农村公社工业基本情况、工业企业机械
化、半机械化情况4种表,增3种附表:各月工业总产值、各月工业净产值和商品产值和各月主
要工业产品产量。继续保留的9种表,指标和统计范围也有变动。1961年1月停止执行工业统计
5日报、旬报的产品仅限于钢、铁、煤等重要产品,其余免报。根据中央安排好人民生活的指
示,统计部门加强轻工业的调查统计工作。但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仍作重点掌握。规
定威宁县的全部工业统计综合表、直报省统计局2份,其一转报国家统计局。凡省统计局所布
置,以统计部门为主,组织业务部门共同完成;省厅局所布置,由主管部门为主负责完成;手
工业年报,以手工业管理局为主,与统计部门共同完成。1962年,主要产品产量旬报产品由上
年的41种减为26种。电快月报产品由170种减为160种。工业统计综合年报,取消企业机械化、
半机械化情况表,增加工业企业调整情况、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方面的内容。从1月起扩大到
30个大中型重点企业,直接填报有关生产、劳动、物资、财务成本统计资料。1962年6~12月,
根据省统计局的要求,核实和整理1958~1960年的工业生产主要指标,布置各县核实和整理工
业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布置各主管部门核实本系统归口管理的产品产量,核实所属企业的
技术经济指标和县以上工业产品生产能力。1963年,贯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方针,加
强支援农业的调查统计工作。凡纳入国家计划的支援农业的产品和指标,全面统计。按省的布
置,核实1~6月份的统计数字,开展全专区工业统计工作评比竞赛。1964年,根据省委安排,
在水轮泵生产企业建立水轮泵生产旬报。将工业劳动生产率统计从劳动工资统计中划出纳入工
业统计报表内,有关指标在工业总产值表中增加。1965年,工业定期统计报表共8种,1960年
增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旬电报、工业总产值及商品产值上半年报及第三季度季报、全民所有制独
立核算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上半年报、工业企业财务成本主要指标月、季电报,将新产品试制
情况月报改为季报。工业统计综合年报有12种表,比1960年增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劳动生产
率、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成本指标、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少数民族地区
工业总产值、主要产量及固定资产,其余沿用的报表,内容小有变动。1966~1976年“文化大
革命”期间,工业统计工作遭到严重破坏。1966年工业统计年报简化较多,工业总产值统计不
包括非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及城乡社办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由951种减为240种。1967~1969年,
只收集工业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月电报资料,工业统计年报中断3年。1970年5
月,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地区恢复工业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工业
企业财务成本的定期统计报表。是年12月,国家计委统一制发1970年工业基本统计年报制度。
1974年底,在工业企业和工业管理部门建立8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统计产值、产量、质量、
单耗、劳动生产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利润和流动资金,并作为考核企业和管理部门工作
成绩的依据。1975年,工业定期综合报表填报:工业总产值及主要产品产量月电报、重点工业
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月报,比1970年增加,指标分组较详细。工业统计综合年报有10种表,
同1965年比较,恢复9种,减少3种,增加1种金属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
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