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112
货计划执行情况月报表和维修配件生产完成与供货计划执行情况月报表。1962年,供销合作社
和国营商业分开经营,仍执行国营商业统计报表制度。是年1月,省将毕节县海子街、黔西县大
关、威宁县牛棚子作直接联系点,执行《农村集市贸易定期定点报告制度》,填报集市贸易基
本情况月报、主要商品交易情况月报和所在地国营商业商品销售、库存月报。根据省局布置,
在建立商业部门收购清仓处理物资月报表、未定股定息公私合营、合作商店(小组)商品流转
月报表。1963年,恢复填报主要商品社会零售量年报表、农副产品采购年报表。毕节、威宁、
赫章3县城关市场管理委员会从是年1月起执行《城市集市贸易定期定点调查报告制度》。并建
立起工业、手工业直接收购和产品直接零售月报制度。1964年增加商业、饮食业商品零售量季
报表,取消社会商品零售电讯月报和计算社会商品购买力季报,改在下半年调查上半年购买力
情况。整理核实1958~1962年的社会商品购买力、商业年报资料,组织评比各县商业统计的准
确和及时性。1965年,定期报表比1960年增加社会商品零售季报表、省补充的工业、手工业直
接收购和产品直接零售月报表和未定股定息公私合营、合作商店(小组)商品流转季报表,减
8种,保留社会商品零售额电讯月报、商品流转电讯月报。年报10种表,比1960年增加工业部门
直接收购农产品年报表、主要商品零售混合平价单价年报表;取消6种,保留8种,恢复按经济
类型分组;将农村人民公社货币收支平衡表改为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货币收支及社员生
产性货币收支表。省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工作必须彻底革命化的要求,4月,派人到专
署和到威宁县蹲点调查财贸统计报表改革。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商业统计报表制度
不能执行。定期报表保留社会商品零售额电讯月报、商品流转电讯月报、社会商品零售季报。
综合年报保留商品流转、社会商品零售额、居民货币收支平衡、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货
币收支及社员生产性货币收支表。1967年上半年,保留统计社会商品零售数电讯月报,按县、
市填报“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对农村人民公社和社
员的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是年下半年至1969年中断商业统计。1970年5月,省计委根据国
家计委《关于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恢复社会商品零售额电讯月报,填报1967年的3项指
标。按社会商品零售额电讯月报表式指标编报1970年的年报。1971年正式恢复国民经济基本统
计报表制度。商品流转报表采取“谁经营,谁填报,谁主管,谁汇总”的原则填报。商业部门
恢复商品流转总值月报表、主要商品月报表和主要商品基层单位库存季报表。定期报表只恢复
社会商品零售额电讯月报。综合年报填报社会商品零售额年报、商业部门主要商品购销存数量
年报。1972年,改电讯月报为季报,增加商业部门商品购销存电讯季报和商业部门商品购销存
总值年报。1973年将上年的两种电讯季报改为电讯月报。1975年,定期报表填报社会商品零售
额电讯月报、商业部门商品购销存总值电讯月报和商业部门商品购销存数量电讯月报。综合年
报填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报、社会商品购买力总表、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农村生产(大)
队货币收支及社员生产性货币收支平衡表、商业部门商品购销存总值)和商业部门商品购销存
数量。1977,恢复填报社会商品零售量、社会农副产品收购量、主要消费品生产、消费平衡年
报表。1979年,恢复填报商业机构人员统计年报、商业零售机构、人员统计年报和饮食业、服
务业机构人员统计年报。1980年1月,建立工业部门商品零售额和主要商品零售量月报表、商
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