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五)
P. 233

第十八篇 商业 贸易 金融业





                                               第二节 货 币





                 银两 元代前,银两流入。元代,禁止金银在民间流通。明、清时,与钞并行流通。明、
            清时期,官局、民间团体与私人皆可熔铸,流通的银两种类多、名称杂。主要有锭银,分为1

            两、5两、10两、50两;片子银,散碎银。民国22年(1933),国民政府禁止使用银两。
                 银圆 俗称大板、大洋;其辅币5角者俗称小洋、小板、半元,5角以下者称银毫。光绪
            十五年(1889),国内自制龙洋,次年投放市场流通。至清末,流通的银圆有光绪元宝、宣统

            元宝、大清银币、贵州银币。民国时期,银圆流通较为普遍,且版面繁多,成色不一,主要
            有:墨西哥鹰洋、英国站人洋、日本龙洋、安南(越南)铸造的银圆、法国双柱洋、民国开国

            纪念币、袁世凯头像银圆、孙中山头像银圆、川版银圆、赤造银圆、竹枝银圆及清代铸造的银
            元,各种银圆辅币也在市场流通。当时,袁世凯、孙中山头像银圆在普遍流通,辅币使用较多
            的是滇半元。民国24年(1935)国民政府发行法币,银圆被禁止使用。民国末期,政府发行的

            纸币贬值,失去民心,曾被禁止使用的银圆又在市场流通。
                 通宝 通宝又称制钱,圆形、内有方孔,民间通称小钱或毛钱。清代制钱有通宝及重宝之

            分,通宝一枚当1文,1000枚为一串,俗称1吊,值银1两;重宝1枚有当10文、50文者。清代流
            通的通宝有宝泉局、工部宝源局和外省钱局及宝黔局铸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

            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通宝,大西军孙可望在遵义铸造的兴乾通宝及吴三桂制造的利用
            通宝和民间私铸的小毛钱也有少量在流通。

                 铜圆 光绪十三年(1887),制钱被铜圆代替。光绪末年在流通的铜圆有光绪元宝、大
            清铜币。民国初年,川版铜圆大量流人。先后流通的铜圆有每枚10文、20文、50文、100文、
            200文5种。铜圆与银元兑换比例,因时因地高低不等,初流通时100枚10文铜圆换银圆1元。

            民国23年(1934)11月,255-310枚10文的铜圆、137~429枚20文的铜圆换银圆1元。民国28年
            (1939),各县政府发出训令,禁止铜圆在市场流通。

                 锑币 民国20年(1931),利用省内锑、铝原料铸造当10锑币以抵制四川铜圆流入。民国
            22年(1933),正式公告所铸锑币交贵州银行发行。400枚锑币兑换银圆1元。有少量流入。
                 官钱票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贵州巡抚庞鸿书成立贵州官钱局,次年发行官钱票。

            由毕节厘金局代理发行。
                 黔币 民国元年(1912),唐继尧改组贵州军政府,发行贵州银行兑换券,亦称黔币、花

            票。面额有1角、2角、1元、5元、10元。初发行时规定黔币与银圆同价,一年内跌至5角。民国
            14年(1925),滇军撤防,彭汉章回黔主政,布告全省停止使用黔币。此外,在军阀更替统治

            贵州时期还印发过抽签票、香炉票、七日票、定期有息兑换券,部分在流通。
                 市票 民国17~22年(1928~1933),毕节县城稻香村、三溢兴、三意昌商号印制市票在
            一定范围内流通。普宜区东兴源记老板李金顺印发市票数千元,在普宜街及附近乡村流通,持



                                                                                                           1869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