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37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营,毕节、纳雍、威宁、赫章四个连编为一个营。地革委、军分区要求:各县革委、人武部要
统一研究审定,严格按照规定配齐民兵排、连、营、团的干部,认真做好民兵政治思想动员工
作,准备开赴工地。-根据以上要求,毕节地区8个县迅组建了民兵连,在地革委、军分区领导
的生产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下,大方、黔西、织金、金沙4个连组成的民兵营于1971年3月份开
赴施工现场,毕节、纳雍、威宁、赫章4个连组成的民兵营于4月份到达工地。
二 参加湘黔铁路大会战
湘黔铁路是在三线建设项目即大量兵工厂转移期间开工的。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的
《湘黔、枝柳铁路建设会议纪要》和贵州省革委、贵州省军区关于修建湘黔铁路的指示、命令
精神,毕节地区核心领导小组、毕节军分区党委联合以毕办发( 1970) 203号文件下发了《关于
动员民兵参加湘黔铁路大会战的命令》,决定在毕节地区九(当时水城县还属于毕节地区)个
县动员4万名民兵组建1个民兵师,下属9个团(每个县各建一个团),配合铁路专业施工队伍进
行修路会战。要求参加铁路会战民兵的条件首先应是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施工
的劳动者,最好是有一定技术的农村“五匠”民兵,以便担负带有技术性任务;女民兵必须是
没有家庭牵挂者;在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只要符合条件,亦可动员参加。动员的任务为:毕
节县6300人,大方县4700人,黔西县4400人,金沙县3300人,织金县4800,纳雍县3800,水城
县4200,威宁县5300人,赫章县3200人,合计4万人。1970年9月,地革委成立了由侯国祥任组
长,杨兰平、马国选任副组长的支铁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支铁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全区师、团指挥部在9月底进入了指挥位置,4万名支铁民兵于10月底分期分批抵达施工现
场,开始了一场艰苦而光荣的湘黔铁路大会战。
三 兴建人防指挥坑道
毕节人防指挥坑道的建设属于三线建设的地方性项目。 1970年12月13日,毕节地区人民
防空领导小组和人民防空办公室向地革委、军分区提交了《关于兴建地区人防指挥坑道的报
告》。《报告》强调:由于美帝、苏修已在我国周围建立了上百个军事基地和各种类型的战略
轰炸机基地和导弹发射基地,并经常以我国的大城市、重要工矿区、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等为
目标进行演习;妄图实现其颠覆我国政权,称霸和重新瓜分世界的罪恶阴谋;贵州是我国战略
大后方,是三线建设的重点,毕节地区是其组成部分,是美、苏修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时进行
突然袭击等破坏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全区人民要与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一道团结起
来,从现在开始,要有所准备地以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同时,为保证在突然事变发生的时
候,不致于措手不及,在敌人袭击的条件下,能很好地、不间断地组织指挥全区党、政、军、
民进行反袭击破坏斗争,,坚持战时生产和运输不受影响,能够顺利支援前线坚决、彻底、干
净、全部地歼灭入侵之敌。根据中央批准的军委办事组《关于加强全国人防空工作的报告》和
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