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3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373
第十篇 政 法
毕节市市西办事处,海子街、杨家湾、普宜、龙场、吉场镇,开展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
管理依法治村活动,村级依法治理逐步向法治化规范化迈进。海子街镇陈家院村每月两次向村
民进行法律广播宣传;订立村规民约,村民人手1册;坚持治安巡逻,建立治安宣传分队,实行
治安责任制;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全村民主法制建设、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齐头并进。199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1500余元,人均粮食360余千克,涌现出“十星级”文明
户190户,文明户253户。三板桥办事处茶亭村处于城乡接合部,治安状况一度不好,依法治村
使其治安状况改观。1999~2000年,全村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无一人吸毒。大方县黄泥塘镇箐
门村依法治村成绩卓著,先后受到国家司法部和省、地、县司法行政机关表彰。1999年,黔西
县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契机,清理村级财务资金176.4万元,其中个人占用60.2万元,年底
收回44.6万元;违纪金额38万元,收回25.6万元;并清理各种往来账款,取消不合理开支,受到
村民好评。1999年,金沙全县村(居)委会依法治理工作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建起“明白墙”公示制度取信于民。城关镇金明村选
出由村民代表参加的协议会、监事会、理事会、理财小组,清理1997~1999年的村级财务收支,
在“明白墙”上向群众公布结果,群众解除疑虑,对村委会的信任度增强。太平乡做到村村制
度上墙,家家制度上门,户户参与依法治理。石场乡各村级组织完善《村规民约》,并制订多
种规章制度,实施村务永久性、定期性、临时性公开专栏,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织
金县农村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实施依法治理。
茶店乡制订乡规民约,村规民约,落实营林管护制度,计划生育审批制度和评比制度,签订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普法依法治理责任书、禁毒责任书和创建安全文明小区责任书,建村
级巡逻队和护寨护校队,促进乡、村两个文明建设。
4.专项治理。各县(市)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中力量依法开展专项治理。毕节
市对无牌照电三轮、城市脏、乱、差,治安问题突出区域进行专项治理,对已经形成恶势力的
千溪乡法郎村偷牛盗马团伙重拳出击,受到群众欢迎。大方县围绕计划生育、粮烟收购、财政
税收、移民搬迁等工作开展专项治理。黔西县先后开展烤烟收购、计划生育、交通运输、文化
娱乐市场和药品市场专项治理。织金县对学校乱收费、农民减负和偷牛盗马、拐卖妇女、吸毒
贩毒等专项治理。赫章县对锌矿山、铁矿石、炼锌点开展专项治理。均收到良好效果。
5.执法和司法监督。“三五”普法期间,地区人大工委,各县(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
视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地区人大工委每年均听取行署关于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报告,听取3
个以上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司法情况报告,统一组织各县市人大常委会对群众反映较大的
案子进行个案评议。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对司法机关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和
有关行政执法单位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保密法和档案法等进行监督检查。1998
年,大方县人大常委会制发《关于对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执法检查的通知》,召开政协、统
战、台办、民族宗教、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会议,听取关于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情况报告;1998年8
月,派出5个调查组深入15个乡镇,检查贯彻执行农业法和贵州省《农田基本建设保护条例》情
况;2000年4月,制发《关于评议大方县司法机关案件有关事项的通知》,评议县公安局,检察
1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