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1 - 昌宁县志
P. 521
第二十五章 民 政 社会卷
续上表
年份 五保 精减退职职工 大队离职干部 低保 年份 五保 精减退职职工 大队离职干部 低保
1992 514 173 258 - 1999 421 160 219 185
1993 505 171 255 - 2000 409 151 208 270
1994 492 169 251 - 2001 393 150 198 722
1995 479 169 249 - 2002 379 147 195 3886
1996 461 169 244 - 2003 364 142 186 3526
1997 448 162 240 - 2004 348 139 182 4078
1998 436 162 233 - 2005 336 135 178 4036
三、农村扶贫
1978 ~ 2005 年,昌宁县民政部门组织开展农村扶贫,主要依托周转金、储金借贷来实施。
周转金 1981 年 5 月,昌宁县在翁堵公社翁堵大队试行将部分救济款无偿或有偿发给贫困户
和优抚对象,开展发展生产扶助资金试点工作,1984 年在县域推开。1985 年,按照有灾救灾、无
灾扶持生产原则,对一部分救灾款实行有偿使用,滚动发展。1986 年起,实行周转金提留积累。
1986 ~ 1990 年,扶持经济实体 6 个、贫困户和优抚户 886 户,扶持资金 30.35 万元,其中有偿资金
12.66 万元、贴息贷款 17.69 万元,459 户实现基本脱贫。1990 年,按照 3‰利率收取周转金使用管理
费,1996 年调整为 5‰。1991 ~ 1999 年,发放周转金 1267 万元,其中扶持经济实体 6 个 7 万元、
扶持贫困户和优抚户 12780 户 1260 万元,实现脱贫 5122 户。1999 年,昌宁县周转金积累到 185 万元,
其中本金 169 万元、增值 16 万元。同年,终止周转金提留及借贷活动,乡镇提留积累周转金逐步回
收到县民政局统一管理。
储金会 1988 年 4 月,县民政局在达丙镇达丙办事处、珠街乡子堂村和比此村、大田坝乡新寨
村开展农村储粮储金会试点工作。其任务是储粮备荒,储金防灾和互助扶贫,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生
活困难。其宗旨是发展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培养农民自我保障意识,拓展救灾资金渠道,做好灾荒
救济工作,维护农村正常生产和社会安定团结。试点先储金,暂不储粮。储金会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储金主要由个人交纳、集体积累资金、民政扶持构成,逐年积累,以借贷方式有偿扶持会员生产、
生活,重点扶持会员中受灾户、贫困户和优抚对象。1989 年 4 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在
昌宁县建立救灾扶贫互助储粮储金会的通知》,要求各村(办事处)1991 年前建立储粮储金会,入
会率超过农户数 60%,第一次储款 5 万元以上,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制定章程,选举产生储粮储
金会管理委员会。1990 年,有 12 个乡镇 74 个村(办事处)建立起储金会,入会农户 25101 户,占
建立储金会村(办事处)农户数 71%,筹集资金 38.14 万元,累计借款扶持贫困户 3372 户 21.06 万元,
县民政局按照每会扶持 0.20 万~ 0.40 万元标准,下拨垫底资金 13 万元。1992 年 4 月 20 ~ 25 日,
保山地区双储工作现场会在卡斯乡召开,昌宁县 8 个村储金会受到表彰。1995 年,有储金会 105 个,
会员 39060 户,储金 185.50 万元。1998 年,14 个乡镇 105 个村建立储金会,有会员 36030 户,储
金 251.10 万元,是昌宁县周转金、储金会工作最好时期。1999 年起,因国家整顿金融秩序,要求撤
并、整顿储金会。由此,开展储金会清理整顿工作,保留运转好的、撤销运转不正常的,储金连本
带息退还会员。2000 年,昌宁县保留储金会 32 个,有会员 5404 户,储金 62 万元。2005 年,昌宁
县储金会全部撤销。
【 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