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3 - 昌宁县志
P. 493
第二十三章 文化体育 文化卷
乡镇派出所档案达三级及以上先进标准。2003 年,开始实施《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在县域推
行档案行业新标准,文书档案实行“卷改件”。2003 ~ 2005 年,完成 4 个社区、34 所中小学校、
4 个中心卫生院规范建档工作。2005 年,县直机关档案室、乡镇档案室、村档案室、派出所档案
室全部实现目标管理。
二、档案利用
1978 年后,昌宁县档案查阅利用工作逐步得到加强。1983 年,通过查阅利用档案,帮助
1969 ~ 1973 年被疏散下放到昌宁县城市职工落实政策,核准 1960 ~ 1965 年精减下放干部名单,查
清 1950 年反革命暴动时牺牲烈士情况,为化解农村体制改革中责任山、自留山承包争执纠纷提供土地
山林权属存根。1987 ~ 1992 年,通过查阅档案为工资改革和技术职称评定提供依据。1985 ~ 2002 年,
完成《文件级目录》《全宗名册》《全宗简介》《历届党代会简介》《历届工会代表会简介》《历届
团代会简介》《历届妇代会简介》《昌宁县档案局(馆)大事记》《昌宁县档案局(馆)组织机构沿革》
《重点人物名录》《机构改革文件资料汇编》《昌宁县烤烟生产文件汇编》《昌宁县甘蔗生产文件汇
编》《昌宁县粮食生产文件汇编》《历届人代会材料》《历届政协会材料》、档案馆基本数字汇编,
为地方志、中共党史、部门志编撰提供资料。2003 年 4 月,首次向县域公开现行文件 731 份 3247 页。
1998 ~ 2005 年,县档案馆接待档案查阅 8750 人次,提供利用档案 18750 卷、资料 1560 册,馆藏档
案利用率超过 40%。
第六节 地方志编纂
一、《昌宁县志》编纂
1981 年 8 月,昌宁县启动第一部县志编纂工作。9 月 1 日起,从各部门借调 12 人,参加拟订篇
目、搜集资料。1982 年,先后赴云南省档案馆 4 次、云南省图书馆 2 次、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1 次,
搜集中华民国时期资料,手抄《顺宁府志》《顺宁县志》各 1 套,到保山、潞西、瑞丽、永平、昆
明等地采访知情人士 270 余人次,约稿 46 件约 5 万字。2 月起,开始编纂大事记。1984 年 3 月,借
调人员除留下 2 人继续配合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做好县志编纂外,其余返回原单位工作。10
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骨干培训会议两次,分解、下达编写任务。同年,搜集资料 400 余万字,
修改形成县志编目第三稿,查阅县档案馆 1950 ~ 1965 年档案。1985 年 9 月,开始编纂区镇概况和
专志。次年 4 月,第四次修改县志篇目,启动初稿编纂工作。至 1987 年,累计搜集、征集、整理资
料 720 余万字。1988 年 3 月,编纂形成 70 万字县志初稿。7 月,按照志稿评审会议提出意见、建议,
调整修改篇目,查遗补缺到资料 10 余万字。1989 年 9 月,形成县志送审稿。9 月 25 日,《昌宁县志》
终审定稿。12 月 8 日,保山地区行署批准《昌宁县志》出版。1990 年 10 月,第一部《昌宁县志》
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设专志 6 卷、53 章、202 节,100 万字,16 开精装本,记述 1933 ~ 1985
年昌宁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历史和现状,是第一轮修志工作启动后出版发行的保山地
区第一部、云南省第八部县志。
2003 年 11 月,县史志办公室开始拟订第二部县志资料收集篇目。2004 年 6 月 16 日,县委办、县
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征集续修〈昌宁县志〉资料的通知》。至 9 月 23 日,有 85 个资料提供单
位成立编写工作小组。2005 年 9 月 25 ~ 26 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昌宁县第二轮地方志编修工作
暨业务培训会议,启动资料征集工作。
【 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