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2 - 昌宁县志
P. 392
昌宁县志 1978~2005
县委、县人民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挂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9 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内设
秘书科、信息督查科、行政复议科、法制科、信访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科、外事旅游科、车队,人
员编制 45 名,其中行政编制 35 名、工勤编制 10 名。2005 年 6 月,县人民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
办公室与县委政法委合署办公。9 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内设秘书科、督查科、信息科、行政复议科(县
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法制科、行政事务管理科、车队,人员编制 42 名,其中行政编制 32 名、
工勤编制 10 名;县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为隶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管理的副科级单位,核定行使行政
职能的事业编制 5 名。年末,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实有干部职工 31 人。
昌宁县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 1985 年 5 月,设立昌宁县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挂靠县计经委。
1987 年 6 月,挂靠县计委。1990 年 6 月,设置为县人民政府直属机构。1995 年 2 月,转为事业单位,
归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管理,其机构规格保持不变。1996 年 10 月,核定事业编制 6 名,其中工勤人
员事业编制 1 名。2002 年 6 月,设置为县人民政府行使行政职能的乡科级事业单位。11 月,核定人员
编制 3 名,其中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编制 2 名、工勤编制 1 名。2005 年 6 月,设置为县人民政府直属
机构。年末,人员编制 4 名,其中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编制 3 名、工勤编制 1 名,实有干部职工 4 人。
二、县人民政府文秘
1978 年,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文秘工作主要是协助县革命委员会领导处理日常事务,搞好上下协
调,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及公文处理。1980 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单独设置后,文秘工作职能不
断完善。至 2000 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各种规章制度日臻完善,文件起草、修改、送审、复核、编印、
分发、存档等每个环节均按照规范办文程序执行,收文、发文、传阅、清退工作规范有序。并紧跟县
人民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领导批示及时、准确、规范拟制出文稿,为各类文件出台提供优质的文秘服务。
注重加强综合协调和交流沟通,持续提高向上、向下纵向协调和向内、向外横向协调能力。2005 年,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发各类文件 232 个。
三、政务信息
1980 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单独设置后,不断加强信息收集、编发工作,适时编发《昌宁要闻》。
并按照县人民政府重点工作整理出昌宁县信息报送要点,定期下发到各单位结合实际报送信息。1989
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发《昌宁要闻》30 余期。1991 年,将《昌宁要闻》更名为《昌政信息》。
1993 年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由 1 名副主任分管信息工作,秘书股配备专职信息员 1 人,各乡镇、各
单位明确信息员工作人员,构建起纵向信息报送体系。同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发《昌政信息》59 期。
2000 年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不断建立健全信息工作制度,加强信息管理工作。2001 年 10 月,将《昌
政信息》更名为《昌宁政务信息》。2003 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推行信息考核奖惩办法,并建立起县
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人人编写信息制度,坚持重大信息、问题类信息由办公室领导审签制度。同时,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成立信息管理中心,加强乡镇、部门信息工作督报和业务指导工作。2003 年 10 月 1
日,昌宁县人民政府网站开通,搭建起信息交流平台。2005 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发《昌宁政务信息》
401 条,其中上报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395 条,被采用 71 条。
四、政府督查调研
1980 年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每年均围绕县人民政府决策部署和领导批示精神,开展督查督办工
作。紧紧围绕各个时期重点工作和要求,追踪问效,督促落实工作任务,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县
人民政府领导和各单位。2002 年信息督查科设立后,督查工作持续得到加强。2003 年,重点督查督办
【 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