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昌宁县志
P. 177

第六章 林 业       经济卷


               地 13 片 11338 亩,母树林 3 片 949 亩,年可提供华山松、云南松等优良种子 6.63 万~ 8.71 万千克,
               可提供核桃接穗 3.38 万枝。1984 年,采集林木种子 62903 千克,调出华山松种、秃杉种子 45792 千克,
               调出林木种子数量为历年最多。1985 年起,昌宁县有计划从外地调入林木种子。同年,调入林木种子
               23 千克,为历年最少。20 世纪 80 年代,昌宁县引进用材树种有直干桉、柠檬桉、窿缘桉、巨桉、尾叶桉、
               藏柏等,板栗树种有红光、羊毛栗、早大栗、乌壳、九月寒等,果树有日本甜柿、罗田甜柿、北京脆柿、
               毛叶枣、象牙杧、肉李、水蜜桃、春蕾桃、大果杨梅等,华东山茶有醉杨妃、十样景、金盘荔枝、花蝴蝶、
               红宝珠、五色芙蓉、粉西施等,观赏植物有茶梅、西洋杜鹃、夹竹桃、南洋杉、广玉兰、印度榕、美
               洲花柏、北美红杉、木瓜海棠、铺地柏、黄金间碧玉竹、佛肚竹、苏铁等。1990 年,调入云南松等种
               子 12591 千克,为历年最多。同年,引进澳洲坚果、缅甸血李。1991 年,采集种子 1041 千克,为历
               年最少。1993 年,引进美国薄壳山核桃在耈街金马核桃园种植。1994 年起,先后引进砀山酥梨、早酥梨、
               金花梨、苍溪雪梨、金沙李、玫瑰李、猕猴桃、大果枇杷、柰李、美国加州李、红香椿、红玉兰、洒金柏、
               台湾青枣、美人梅、芭蕾苹果、珍株梅、朱砂梅、骨里红梅、龙游梅、油栗、紫叶桃、针葵、紫叶小檗。
               2000 年,经营铁核桃、华山松、桤木等林木种子 12.40 万千克,其中采集 122529 千克,均为历年最多。
               至 2004 年,先后引进花叶榕、黄金榕、美荷杨、印楝、金钱榕、紫叶李、加勒比松、菲白竹、小琴丝
               竹、邛竹、瓜子黄杨、四川红梨、黄金梨、红花檵木、海枣、毛竹、云新杂交早实核桃。2005 年,经
               营林木种子 2755 千克,其中采集 2305 千克、调入 450 千克,调出 115 千克。12 月,昌宁县南酸枣挂
               牌母树种子、西南桦采种基地种子、红椿挂牌母树种子、秃杉无性系种子园种子,被云南省林木良种

               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林木良种。1978 ~ 2005 年,昌宁县经营量较大林木种子是铁核桃、华山松和思茅松,
               其次是云南松、桤木、杉木等;自采自用林木种子是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桤木、蓝桉、红椿、
               香椿、杉木、秃杉、柳杉、西南桦、木荷、南酸枣、女贞、圆柏、藏柏、翠柏、喜树、香樟、楠木、
               铁刀木、核桃、油桐、茶、油茶、蓖麻、桃、棠梨、君迁子、棕榈等;昌宁县林业部门累计经营管理
               林木种子 900906 千克,其中县内采集 828809 千克、县外调入 72097 千克,调出县外 56984 千克。

                   二、苗木培育

                   1978 年,县林业局苗圃面积增至 10 亩,育苗技术工人增至 9 人,出圃用材林木、经济林果苗木
               以及园林绿化树苗近 20 万株,育苗面积、出苗株数为历年最少。1980 年后,昌宁县推广就近育苗,
               就地移栽,在林场、林业站设置小型苗圃,同年产苗 20 万株。1981 年,保山地区行署林业局育苗面
               积普查结果显示,昌宁县有苗圃 61 处(个),有固定育苗人员 20 人,育苗面积 71 亩。1985 年,育
               出秃杉、红椿、杉木、圆柏等绿化苗木 1031 万株。1986 年 6 月,县林业局在右甸坝边碧云寺建设秃
               杉无性系种子园 300 亩。1988 年起,苗圃育苗逐步从常规裸根育苗向容器育苗转变,重点培育蓝桉、
               思茅松、杉木、秃杉、圆柏、旱冬瓜、南酸枣、红椿、西南桦等营养袋苗。1990 年,昌宁县育苗面积
               170 亩,产苗 381 万株,出圃苗木 210 万株。其后,随着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各苗圃在保证绿化用
               苗前提下,扩大经济林木育苗规模,以生产嫁接苗为主核桃苗圃逐年增加。1997 年后,种苗生产坚持“生
               产基地化、质量标准化、造林良种化”原则,逐渐由分散育苗向基地育苗、一般育苗向良种育苗过渡,
               同年产苗 352 万株,出圃 182 万株。1998 年 6 月,县林业局在达丙观音山脚建立以培育核桃为主的县
               林业中心苗圃,占地面积 47.30 亩,年出圃苗木 60 余万株。2000 年后,昌宁县相继实施扶贫绿色造林、
               澜沧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竹藤及珍贵用材林、速生丰产林等工程造林项目,种苗生产规模相应扩大。
               2002 年,育苗面积 474 亩,为历年最多。2003 年,出圃苗木 800 万株,为历年最多。2005 年,育苗
               320 亩,产泡核桃、杉木、思茅松、桤木、竹子等苗木 530 万株,出圃苗木 352 万株。1978 ~ 2005 年,
               昌宁县累计培育苗木 4946 亩,生产苗木 12915 万株,出圃苗木 9402 万株。



                                                                                                     【 119 】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