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昌宁县志
P. 173
第六章 林 业 经济卷
呈交错分布,成林高 30 余米,盖度 60%,有少量红木荷、杯斗石栎、红锥等混交,林下灌木层呈小块
状生长,常见种类有余甘子、白牛胆、云南黄杞等,草本层以禾本科为主,主要有金发草、扭黄茅、
黄背草、野古草等;云南松林分布海拔 1600 ~ 2200 米地带,常以纯林出现,林相整齐,成熟林高 25 米,
盖度 70%,乔木层偶有栓皮栎、麻栎、旱冬瓜、西南桦、思茅松混交,乔木亚层有红木荷、红锥、高山栲、
毛杨梅等,林下灌木不发达,但种类丰富,主要有南烛、米饭花、余甘子等,草本层金发草、菜蕨、野
古草、臭灵丹等发达;翠柏林分布在漭水、田园镇海拔 1800 ~ 2000 米山地缓坡上,伴生树种有红木荷、
杜英、润楠、云南樟等;华山松林分布在海拔 2200 ~ 2700 米地带,成熟林高 28 米、胸粗 65 厘米,盖
度 85%,林相整齐,有少量旱冬瓜、硬斗石栎、滇木荷等混交,林下有南烛、米饭花、马缨花、玉山竹、
小叶女贞等灌木,地表多为针叶覆盖,草本植物较少,主要有红果莎、中型沿阶草、鳞毛蕨等。
山地暖温带阔叶林 分布在海拔 2400 米以上地区,有 5 个森林植被类型。灰背高山栎林分布在海
拔 2750 米以上松子山顶一带,林高 10 余米,胸径 40 厘米,树枝、树干上布满苔藓;马缨花杜鹃林在
海拔 2400 米以上地带分布普遍,林高 4 ~ 5 米,伴生树种有高山柳、长苞十大功劳等;苔藓杜鹃林分
布在立桂大山海拔 2400 米以上地带,白面杜鹃为优势种,林高 6 ~ 10 米,盖度 65%,树干上布满苔
藓植物,伴生有硬斗石栎、桤木、红锥、滑竹等树种;南糯竹林在海拔 2700 米以上亮洞至松子山顶一
带有成片纯林生长,偶有硬斗石栎、灰背高山栎渗入,林高 5 ~ 8 米,杆粗 2 厘米,竹杆坚硬;高山
箭竹灌木林立桂大山海拔 2200 米以上、天堂山粱子海拔 2300 米以上、耈街水炉粱子海拔 2380 米以上、
珠街山神庙粱子海拔 2570 米以上寒冷高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下均有分布,高 1 ~ 4 米,上层乔木以樟科、
壳斗科、木兰科、山茶科树种为主。
灌木林 有两个森林植被类型。干热河谷灌木林主要分布在湾甸河谷、卡斯河谷、黑惠江河谷等
干热地段,有余甘子、水锦树、虾子花、黄荆条、浆果楝、马缨丹灌木林和飞机草、仙人掌灌丛等植
被类型;干旱山坡灌木林分布在海拔 1000 米以上区域,有高山栲、元江栲、栓皮栎、厚皮香和小铁子、
越橘和南烛、鸡骨柴、山柳、玉山竹灌木林,紫茎泽兰、芒种花、悬钩子、小石积灌丛等植被类型。
二、经济林果
昌宁县木本油料主要有核桃、油茶、油桐、桉树、小桐子、蓖麻、乌桕、棕榈,以及野核桃、云
南山核桃、冬青、山胡椒、香樟、野山茶等。1978 年,油茶子产量 2.20 吨、冬青产量 7 吨、油桐子产
量 96.40 吨。1985 年,油茶子产量 3 吨、冬青产量 1.20 吨、油桐子产量 86.90 吨。1995 年,油茶子产
量 2.10 吨、油桐子产量 75.90 吨。2005 年,油桐子产量 62.20 吨。
昌宁县林果树种主要有华山松、澳洲坚果、板栗、杧果、龙眼、波罗蜜、罗望子、银杏、咖啡、柑橘、
梅子、柿子、君迁子、梨、桃、李、梅、杏、花红、枇杷、石榴、香蕉、芭蕉、番石榴、酸木瓜等栽
培林木果树。还有杨梅、杜梨、余甘子、南酸枣、高山栲、小果栲、滇刺枣、水子果、黑果、马桑、
毛柿、山楂、杜英、诃子、乌饭、地石榴、胡颓子等野杂果。华山松子是昌宁大宗林产品之一,澳洲
坚果是引进树种中经济效益比较好树种之一。1978 年,板栗产量 12.20 吨。1980 年,华山松子产量 84 吨。
1990 年,华山松子产量 122.20 吨,板栗产量 26.10 吨。2000 年,华山松子产量 58.30 吨,板栗产量 72
吨,2005 年分别为 74.50 吨、150.20 吨。
昌宁核桃 昌宁县海拔 900 ~ 2500 米范围内广泛分布着铁核桃、云南山核桃等核桃属野生种和
原始林,海拔 1400 ~ 2200 米范围内有细香核桃、大泡核桃等泡核桃种植品种。县境百年以上核桃树
2100 余株。柯街镇仙岳村 3 棵细香核桃树,树龄均在 500 年以上。1979 年,县革委会将 34 个大队列
为核桃生产基地。1983 年泡核桃年产量突破 1000 吨。1990 年后,县委、县人民政府把核桃产业作为
山区脱贫致富骨干产业,相继实施干果基地、以工代赈等核桃造林工程。至 1999 年,泡核桃面积发展
【 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