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112

2017
                  中共宣威市委             ZHI ZHENG JI YAO
                   ZHONG GONG XUAN WEI SHI WEI 执政纪要



              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林业重点村镇,构建“一镇一业、一乡一品”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格
              局。要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村庄和精品路线。

                   三是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坚持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农业,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和生态产品供给,促进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
              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一要强化农业生态保护。深入实施城乡绿
              化行动、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确保完成营林造林13.7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47.7 %以上。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

              失综合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区、生态湿地保护。二要强化农业环
              境突出问题治理。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开展有机肥替
              代化肥试点,推进绿肥种植和秸秆还田。开展农药污染综合治理,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
              残留农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科学划定畜禽养殖

              禁养区,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健全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机制。三要强化农业资源循环化利
              用。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深入开展残膜污染治理,全面落实生产销售、使用厚度0.01毫米以上的
              地膜,加大残膜回收力度,推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四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推
              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质量监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平台,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推
              广和保护力度,加强农业生产和食品生产监管,努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四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种养成本高、缺乏竞争力,既有人多地少、资源禀赋差的原

              因,更主要的是技术落后、经营粗放。要抓住规模和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
              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立足宣威资源优势,围绕资源抓加工,围绕产业抓龙头,突出品牌闯市
              场,着力构建以种养业为基础、以特色产业加工为引领、以现代农业为方向的发展体系。要增强全
              产业链思维,抓产业融合、精深加工、产品营销,提升农产品增值收益。要以培育壮大农业“小巨

              人”为载体,支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力争新增农业龙头企业6户以上,规模以上生物资
              源加工业总产值达28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2%以上。要围绕打造中国火腿美食文化名城,
              创新宣威火腿产业发展方式,在完善宣威火腿标准体系、构筑宣威火腿产业链和整合运用宣威火腿
              品牌上实现新突破。今年要完成宣威火腿原料猪种申报认定,确保“全国宣威火腿产业知名品牌创
              建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推动火腿产业向集团化、标准化、品质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二)突出促增收,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注重市场无形之手、政府有
              形之手、农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培育增收动能,努力促进农民收
              入持续较快增长。
                   一要抓实产业富民这个基础。要加快产业强市步伐,持之以恒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

              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吸引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民收入结构调整。要加快培育
              农业经营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打造集特色农业、田园观光、农家美食、休闲娱乐、康体养生于一体
              的乡村旅游项目,培植新的收入增长点。要围绕返乡农民、贫困农民等重点群体,狠抓农民职业技
              能培训,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向高层次、高收入岗位转移,提高工资性收入。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
              展迅速,要强化特色产业与电商嫁接,抓好150个农村淘宝服务站、100个“样样好”农村体验店建



           78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