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9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6
P. 619

执政论坛



            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宣威坚持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向生态要效
            益、要发展,向绿色要增长点、要生产力,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努力推动粗放型发展向绿色循

            环低碳发展转变。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加快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加
            强河湖、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严控农业面源污染,推行农村垃圾和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
            用、无害化处置。实施全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计划,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森林
            宣威”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2013年以来,累计造林40万亩、治理水土流

            失192.24平方公里、淘汰落后产能11.15万吨,森林覆盖率达47.2%,万元GDP能耗下降14.29%,城乡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抓改革、促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宣威坚持以改革增添发展动力,以开放激发市场活力,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着
            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新增街道4个,精简政府工作部门3个。行政审批制
            度改革深入推进,建成网上审批大厅,审批效率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城乡基本

            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农村、供销等改革步伐加快,投融资、财政、教育、卫生、人事、统计
            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稳步推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组建招商合作局,健全招商网络信息
            系统,完善招商服务制度,引进居然之家、华西希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开发领域由工业

            为主向一二三产全面拓展。2013年以来,累计签约项目51个,协议引资455.6亿元,到位资金317.7亿
            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1%。


                 五、强保障、惠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是政府的最基本职责。近年来,受工业经济低迷、
            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宣威市财税收入增长乏力、收支平衡艰难,保运转、
            保民生、保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保

            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民生保障资金229.7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73倍。2013年以
            来,累计投入资金11.05亿元,新建校舍、运动场地116.34万平方米,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57.59万平
            方米,办学条件有效改善;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172个,完成市一院迁建、中医院特色

            专科大楼、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等项目建设,启动市二院新建项目前期工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
            设进一步加强。针对宣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实际,紧紧抓住乌蒙山片区扶贫开
            发和脱贫攻坚的机遇,严格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推进脱贫攻坚。

            “十二五”期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5.8万人。今年以来,共投入扶贫资金52.3亿元,将实现2个贫
            困乡、20个贫困村出列,1.99万贫困人口脱贫。







                                                                                                             579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