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1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6
P. 271
重要专题
一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把发展教育作为民生之本、扶贫之策,大力实施
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和高中学校改扩建,祯祥初级中学、丰华一小、西宁三小建成投用,启动
市第十中学建设,城区“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得到缓解。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分级
办学主体责任,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高考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80%。制定出台《关于
加快推进苗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改善教育基础设施,配齐双语教师,促进苗族聚居地
区教育跨越发展。二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
革,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分级诊疗逐步得到落实,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组建以3个县级公立
医院为龙头、20个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医疗联合体,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投入资金6
亿元,建成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市中医医院特色专科大楼、市妇幼保健院业务楼、3个标准化卫生
院和91个村卫生所,启动市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2所。三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市文化艺
术中心、市博物馆建成投用,市体育中心主馆建设基本完成,新建、改扩建乡镇文化站28个。四是
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建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现并轨,实施全民参保
计划,初步建立统筹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序
推进。制定出台《宣威市社会救助实施细则》《宣威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试行)》,构建了
广覆盖、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417万元。
(四)突出打基础、优环境,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把维护好、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发展之本,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底线。一
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启动城市“多规合一”空间体系和乡村建设体系规划编制,完成城市
景观、环境卫生、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五网”(航空网、路网、能源保障网、水网和互联网)
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普宣高速建成通车,宣曲高速、沾会高速宣威段加快推进,宣威支线机场选址
报告通过国家民航局评审,气象观测站建成投用,预可研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二是健全自然资源
资产产权管理制度。全面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将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水域滩涂、承包
经营权等不动产登记职能职责整合由市国土资源局承担,颁发新证2000余宗(本),约占曲靖市总
数的40%。三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
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内,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
题逐步分解整改,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全部办结。加强珠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关闭非煤矿山36
个,全面启动采石采砂场地生态治理。四是深入推进森林宣威建设。大力实施城镇绿化、乡村增
绿、通道绿化、水系绿化、生态修复、生态文化、林业经济开发、资源保护等八大工程,森林覆盖
率提高到47.2%。2016年,得禄乡申报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建成绿色村庄45个,创建省级绿色学校
1所,市级绿色学校56所,新增城区绿化94公顷、公路绿化346千米,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千米。五
是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启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城镇“四治三改一拆一
增”行动,开展村庄“七改三清”行动,推进环境卫生、道路交通、违法建筑、户外广告等专项整
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家园。
(五)突出保稳定、促和谐,民主法治领域改革步伐加快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