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6
P. 149
重要讲话
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更好适应资源与环境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积极发展规模生产,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使农产品供给更加契合消费者需求,逐步形成现代农业
生产体系;以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推动农
业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逐步形成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力争在“十三五”
时期把宣威打造成云南现代农业强市。打造省际间节点城市。宣威自古以来就是出省入滇的重要通
道,随着以交通为主的“五网”建设加快推进,内外通达条件的不断改善,宣威的区位优势将逐步
凸显。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和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良好机遇,突
出工业引领,完善园区功能,壮大经营主体,打造知名品牌,强化产业支撑;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
设,积极发展新型商业业态,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深度转变,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
流交汇融合;加强市内外多领域交流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增强承接辐射能力,力争在
“十三五”期间把宣威打造成省际间节点城市。打造中国火腿美食文化名城。宣威火腿是宣威最负
盛名的文化遗产标志和不可复制的独特地理标志,是“华夏三大名腿”之一,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少
数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要充分利用宣威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名人效应、独特的传统美食和餐
饮文化、丰富的山水生态和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和弘扬宣威火腿特色文化,彰显宣威
火腿名牌效应,促进美食与城市、美食与文化、美食与健康、美食与旅游深度融合,努力把宣威打
造成中国火腿美食文化名城。
(五)实施“六项工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必须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全力以赴实施好“六项工程”。
基础夯实工程。加快构筑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
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开发,资金、技术、人才合理流动,从根本上提升承载经济发展的能
力。着力构建畅达内外的交通网:围绕加快建设外向型交通、不断提高市内公路通达深度目标,投
资152亿元,建成宣威—曲靖、沾益—会泽宣威段、宣威—威宁、宣威—富源4条高速公路138.7公
里,启动宣威—盘县高速公路建设,改造国道326线杉木箐至宣威城区83.18公里,硬化乡镇连接线33
条415公里,确保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100%、5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50%以上,力争宣威支
线机场2017年启动建设、2020年投入营运。着力构建安全高效的水利网: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
灾害治理并重,投资40亿元,完成扯卓河水库等水源工程10件、河流及山洪沟治理18件、节水灌溉
30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100万人,治理水土流失250平方公里,逐步形成大中小微并举、蓄引
提排并重的水利工程体系,努力实现人均工程蓄水100立方米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
农业灌溉保证率达46%以上。着力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网:提升传统能源,发展新兴能源,适度发
展风电、水电和太阳能、生物质能、光伏发电,增强电力保障能力;以城市居民、工业园区为重
点,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建设,培育拓展用气市场;以推进煤炭转型升级和化解过剩产能为重点,
加快建成一批骨干矿井,提高煤炭利用效益。着力构建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深入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网络升级换代,不断扩大通信基站、光纤、4G网
络覆盖面,促进互联网与移动、电信、联通对接,不断提高互联网的社会化程度。
产业发展工程。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巩固提升煤炭、电力、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