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8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398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助推和谐清镇建设
中共清镇市委群工委
2016年,清镇市委群工委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贵阳市委群工委的精心指
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推进 “和谐清镇”工程建设,坚持一手抓顶层设计,一手抓工作保障,坚
持以社会治理 “精细化” “多元化”和 “法治化”为着力点,围绕 “六个增强” (增强共治能
力、增强善治能力、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增强法治能力、增强综治能力、增强德治能力),不断
健全城乡协同治理的新机制,整合了各类为民服务工作载体和平台,织密了市乡村三级联动的新
网络,社会服务管理水平趋于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公众参与能力得到增强,群众满意度不
断提高,社会治理和群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 “四轮驱动”,完善民生保障
一是落实统筹督促推动。围绕 “民生十困”问题,按照 “工作项目化、部门目标化、责任
具体化、投入常态化”的要求,完善 “周跟进、月调度、季汇报” 制度,强化责任分解,及时
督促各牵头单位按目标序时进度,狠抓任务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民生目标任务。二是强化民生
投入带动。截至 2016年年底,投入财政资金 100余亿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就业服
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和体育、养老助残、环境保护等工作。引进现代
农业项目 74个,现代服务业项目 90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加快形成了政府
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开展精准扶贫牵动。立足实现 “六个确保”,
推进 “六个提升”的目标,紧紧围绕 “三访四查五看六保”工作的开展,落实脱贫攻坚和民生
保障工作,确保了社会资源有效统筹,促进社会红利普惠共享。共走访排查群众 58万余人
(次),识别低收入困难户 158万户,帮扶困难户 1400余人,落实扶贫项目 195个,实现就业创
业扶贫 10618人。四是坚持民生创新驱动。坚持以打造 “精品民生工程”为载体,创新化解民生
困难载体,增强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在教育方面,借助 “京筑合作”契机,与北京大学老教授协
会基础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在清镇市实验一小和清镇市二中开展 “优秀创新人才早
期培养项目”;在社会保障方面,探索 “老来福”养老贷款保障机制,惠及养老群体 2217人,取
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探索 “末梢治理”,夯实城乡基础
一是坚持做强社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深入落实社区 “十条意见”,建立了社
区规范化建设指标体系,并在五个社区推广 “一核多元、五力共治”社区治理模式,建立了社区
社会建设委员会,探索社区协商实施机制,解决了居委会干部及网格社工薪酬待遇、办公经费等
问题,推动社区职能逐步下沉,进一步强化了社区管理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同时,采取 “群
· 3 4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