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0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70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二)“四讲”接地气,打通基层理论武装入脑入心 “最后一公里”
一是领导带动示范讲。充分发挥党委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作用,采取书记县长领学、辅
导讲座、下乡宣讲等方式,扎实开展理论宣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 “五进”
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采取 “百名书记讲党课”等方式,各级党委 (党组)中心组
成员深入联系点宣讲 130多场次,直接听众 24万多人次。二是邀请专家定期讲。创新开设了 “龙陵
讲堂”“道德讲堂”等理论学习宣讲平台,邀请专家教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共组织 “龙陵讲堂”19
期、“道德讲堂”5期,日渐成为全县广受好评的学习品牌。以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
律、送政策 “五下乡”活动为契机,组织涉农部门专家深入乡村提供咨询服务,举办农村实用生产技
术培训班,不断提升群众创业增收的能力。三是理论骨干深入讲。抽调宣讲骨干走进乡镇、村、组,
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和重大会议精
神,做到 “田边地头问事,火塘边上谈事,活动场所议事”,把党的声音传遍全县每个乡村。四是基
层 “草根”通俗讲。请致富能手现身说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传授发家致富的经验。建立 “谈心
室”宣讲,部分基层宣讲员在村委会、在家里建起了谈心室,通过谈心宣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以一对一的交流、零距离的沟通方式,在调处了矛盾纠纷的同时,也把惠民政策、法律法规、伦理道
德观念传播给了群众。依托乡村 “大喇叭”宣讲,开办本乡信息、实用生产技术、“致富经” “民情热
线”等节目,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利用 “村情展室”宣讲,适时组织村民或中小学生
学习参观,增强爱家乡、爱生活的意识。通过 “文艺搭台”宣讲,依托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县老年艺
术团、民间山歌队和农民业余演出队,精心组织编排歌曲、舞蹈、快板、顺口溜等宣讲节目,深受群
众欢迎。组织 “照管员”宣讲,充分调动农村红白喜事 “照管员”的积极性,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推
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
(三)“五结合”扬名气,打通基层理论武装服务发展 “最后一公里”
一是讲政策与谋划发展思路相结合。把宣讲工作与驻村工作挂钩,组织宣讲员深入村组开展惠农、
扶贫等政策宣讲,帮助村 “两委”和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二是讲科技
与提高脱贫致富能力相结合。采取农民 “点菜”、政府买单、宣讲团牵头、职能部门 “下厨”的方式,
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立足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展宣讲。目前,全县共计 3万多名农民
学到了一技之长,足不出户就能走上致富路。三是讲生态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充分发挥宣讲工作
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通过宣讲员深入到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促使村民形成了 “新村是我家,
建设靠大家”的共识,为建成村庄道路硬化、喝水清洁化、垃圾粪便处理无害化、人居环境绿色生态
化的生态文明村寨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讲道德与培育文明新风相结合。通过宣传栏、文艺演出等多
种形式,开展 “讲文明、树新风” “感恩教育”等活动,着力培育诚信农民、知识农民、科技农民、
文明农民,以传统美德约束行为,引导群众做到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乡风文明、弘扬正气、崇尚文
明。五是讲法治与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宣讲团以创建 “平安龙陵” “平安村寨” “平安家庭”为抓
手,利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违法案件开展普法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坚持把校园普
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坚持送法律进校园,培养守法公民坚持从娃娃抓起。
二、主要成效
(一)宣讲促进风气转变,发展环境更优
通过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学习,全县广大干部坚持学中干、干中学,把主要精力凝聚到干实事、求
实效中来,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成为全县上下的普遍共识,理思路、建机制、抓落实成为各级党
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推动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措施更加有力、作风更加务实,比学赶超的紧迫感和
·
· 3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