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6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66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挖掘推出一批非遗文艺文化精品,得到业界和社会一致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双丰收。七是成功打造龙新乡卢家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和勐糯大寨、木城坪子寨 2个民族特
色村寨,民族村寨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二、对存在问题的浅析
我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部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依停留在初级阶段,文
化旅游发展比较缓慢,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协调
虽然先后编制了旅游景区开发规划,但还缺乏一个整体性的文化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有些景区
缺乏统一协调,各景点各唱各调,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导致在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方面步
调不一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十分明显。
(二)民族文化旅游规模偏小
文化与旅游是朝阳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产业。尤其是在开发
初期,不仅需要好的资源基础,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县的文化旅游基本上是依靠民间的力
量的小规模投资开发,缺乏大项目、大企业带动,难于形成品牌效应。
(三)民族文化发展缺乏合力
我县民族文化旅游虽已成雏形,但由于涉及旅游、文化、发改、民族、扶贫等多个部门,各部门
的支持政策和扶持项目侧重点各有不同,无法形成支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合力。
(四)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近年来,随着保龙高速公路、龙腾二级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建成通车,我县通行条件明显改善,
但除此之外的公路等级普遍较低、路面较差,通达能力不高。同时,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滞后、配套设
施不齐全,旅游线路品质不高、旅游景点 “小、散、弱”现象仍然客观存在,缺乏 “休闲度假旅游、
特种体验旅游、康体旅游、创意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旅游”等复合型旅游产品的有效整合,旅游产品
多元化不足,导致承载能力较弱,难于满足旅游旺季和节假日的市场需求。
(五)深厚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
文化与旅游联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民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是文化资源的外在展
示,独特的文化资源经过资本的运作,可以转化为旅游优势资源。我县虽然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对
文化资源原开发利用和创新的程度不够,特色不鲜明,重点不突出,特点不明显。
(六)缺乏大手笔的创意、策划和宣传推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产品都需要包装策划、宣传和推介,作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更需要
策划和宣传。但我们在策划包装、宣传、推介方面却缺乏大手笔,创意不够,力度不够。
三、对发挥民族特色文化优势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民族文化既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
下,开发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正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下一步,应该抢抓国家实施 “一带一路
一廊”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全市打造 “三张文化旅游名片”的战略发展思路,按照县委提出的 “文旅
扬县”目标任务,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抗战文化、黄龙玉文化、温泉
养生文化 “三大文化品牌”,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形成企业实力雄厚、市场竞争
有序、龙陵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
· 3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