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0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60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五)农村贫困程度深
                    因地缘、文化、经济等条件制约,全县贫困面依然较广,贫困群体依然较多,贫困程度依然较深。
                截至 2015年,按照新的贫困标准,全县仍有贫困村 33个,占全县的 273%,有贫困人口 289万人,
                占全县农业人口的 12%。这部分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地理
                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的山区,是历年扶贫开发剩下的 “硬骨头”,贫困程度还很深,脱贫摘帽工
                作压力较大。同时,傈僳族、彝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和沿边乡、村地区基本处于整体贫困状况,要
                在 2018年全面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其压力还非常大。全县区域性、群体性贫困突出,条件型贫困、素
                质型贫困相互交织。在整个扶贫开发工作中,原有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群众发展需求,
                仅易地扶贫搬迁一项,龙陵就需新建村卫生室 36个、改扩建中小学 13所,在后续资金投入上带来了
                压力和考验。

                    (六)财税增收压力重
                    受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影响,地方税收也出现整体增速放缓、税源结构调整、征管难度加大等特点,
                主体税种持续增长潜力不足,目前培植的新税源正处于启动实施阶段,暂不能实现大额收入,短时期
                内难以实现增值税。营改增的全面实施,按目前我县税源情况,营业税占税收收入的 353%,改征增
                值税后,上级分成 50%,县级收入减少 50%,短期内收入随之减少;加之非税收入管理的进一步规
                范,逐步取消部分收费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及其他收入同
                比大幅减收。国家各种税制改革和非税收入政策的落实,将导致龙陵 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缺口 1亿
                元。随着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刚性支出逐步加大以及各项改革的推进,需要更多财政资金投入,
                收支矛盾加剧,财力缺口持续加大。2016年政府需偿还本息 34975万元 (不含垫资项目),相当于龙
                陵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6912%,偿债压力异常严峻、融资任务重。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
                效益不佳,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亏损面扩大,影响税收入库。


                    四、对策措施及建议

                    (一)必须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硬战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落实脱贫攻坚边境片区规划、 “十三五”脱贫攻
                坚总体规划和易地扶贫搬迁、旅游扶贫、农民脱贫增收等专项规划,积极推进 “1+7” 方案各项措
                施。二是抓实精准脱贫重点。实事求是、精准对待贫困对象,立足资源禀赋、劳动力素质等基础,统
                筹推进 “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
                户施法,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实施,集中资金、集中项目,优先解决贫困地区
                道路、农田水利、电力等突出问题。力争每户贫困户均有 1~2项产业支撑,每个村 (社区)均有 1~
                2个特色优势产业,每个特色优势产业均有 1~2个龙头企业带动。做实旅游扶贫贷款工作,打破条块
                界限,最大限度整合部门扶贫资金、自大限度投入贴息贷款。尽早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村,逐步
                消除无房户、危房户,加快贫困群众致富、贫困乡村脱贫步伐。三是全力构建大扶贫格局。主动加强
                与挂钩帮扶单位的对接汇报,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继续抓好 “挂包帮” “转走访”工作,逐级立下
                军令状,拿出过硬办法,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强化督查、考核、审计、问责,促
                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确保 2016年 56个易地扶
                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实现开工建设,实现 1个贫困乡、1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解决 1个民族村贫困问题,
                减少贫困人口 13万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11%以下。

                    (二)必须全力以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农业方面。加快农残检测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农产品专项检查和整治,严格落实生产、收购、
                      ·
                 · 3 6
                    2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