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昆明年鉴2018
P. 64

2018



              的投入,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加强对中小企                        新,改善老城区品质形象,提速草海、巫家坝、东风广
              业创新的支持。推进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                        场、东白沙河、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大渔、滇池西岸等重
              企业的深入合作,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                        点片区开发建设,推进主城“三旧”改造连片开发,提升
              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打造昆明区域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国                        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昆明老街”和南强历史街区文
              家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化品质,推进历史文化名镇方面的保护,打造功能完善、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                        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
              化行动,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科技。要                        品质和内涵。要不断完善基础配套。全面推进以综合交通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为重点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昆倘、宜石、
              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                        石泸、东格、寻沾等13条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功东高速、
              设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澜湄合作机制,全面融入长江                        绕城高速东南段等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地铁在建项目建
              经济带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构建区域                        设,全力抓好84条城市道路建设和50项道路综合整治,稳
              互动合作机制,在主动服务、积极对接、深度融入国家战                        妥推进南二环改造工程和人民路、春雨路恢复提升工程,
              略中实现更大发展。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办好第五届                        启动东风路恢复提升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
              南博会,提升昆明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运营水                        防止城市内涝。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
              平,加快铁路口岸规划申报及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乌东德、白鹤滩水电
              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城市创建等工作,加强开放能力建                        站,以及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滇中饮水及配套设施等重
              设,发挥好在全省对外开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要狠抓人                        点水利水电项目建设,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加快长水机
              才培养引进。着眼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围绕建设区域性国                        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配合推进第二航站楼建设。积极配
              际中心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实施“智汇昆明”人才计划和                        合做好渝昆高铁相关工作,促进项目早日开工。要切实提
              “高端产业人才引进计划”,更大力度引进各类人才。推                        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深化城市管
              进实施“本地人才培育开发计划”,建立各类优秀人才信                        理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推动城市管理
              息库,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人                        走向城市治理。加快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
              才队伍。出台普惠性人才政策,对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                        慧教育、智慧交通等专项建设,打造“智慧昆明”,提升
              人员和技能人才实行“零门槛”落户,并在生活补助、住                        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机动车出行诱导系统建设,加
              房保障等方面研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为广大人才服务昆                        大对电动车、出租车、网约车的规范力度。抓好市政配套
              明提供良好条件。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人才评价                        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便利化水平,打造方便快捷生活
              制度改革,加强创业孵化载体平台建设,把昆明打造成为                        圈。积极引导群众、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推进城市共
              全国重要的人才高地、创业热土。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治共管、共建共享。要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老
              制定民间资本投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支持民间资本平等                        城区产业“腾笼换鸟”、功能疏解转移,提速呈贡新区开
              进入清单外所有行业和领域。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参                         发建设,出台配套政策扶持晋宁加快融入主城发展,推进
              股、控股等多种方式,进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高速公                        主城六区一体化。支持嵩明、宜良撤县设市,加强县城和
              路、轨道交通、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激发和保                        重点镇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扶持斗南、嘉丽
              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                        泽、九乡等独具优势的特色小镇发展壮大。深化户籍制度
              施品牌创新、推进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化建设,推动民营                        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
              经济大发展。                                           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
                  (三)把城乡融合作为内在要求,优化空间布局,                       务。要大力促进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
              促进协调联动,构建互促共进良好格局。提高城乡规划                         “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走以人为本、四化                         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谋划、整体部
              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                         署、协调推进。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在财政
              路。要持续提升城市品质。重点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
              编制,完成《昆明市中心城区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出                        优先满足,加快补齐农村短板,切实缩小城乡差距。建立
              台《昆明市城市设计导则》,进一步明确城市建设发展的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引导资本、技
              路径和方向。加强城市空间管控和特色风貌塑造,体现城                        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交通、能源、通讯等基
              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文化品位和时代风貌,优化城市                        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构建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公园体系,着力提升“世界春城花都”的美誉度。建立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
              “城市双修”工作长效机制,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                        展农业质量提升行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优化种养结构,


              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