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澄江年鉴2017
P. 99
专 文 2017
越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大行动,围绕“三争三创四跨”, 高原特色生态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工业园区“一园
即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学习创优、作风创优、素 三片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此外,
质创优,思想跨越、实干跨越、开放跨越、经济跨越;重点突 依托抚仙湖、澄江化石地等旅游文化资源,以生态文化旅游为
出“四个一”,即召开一次“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 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太阳山、寒武纪乐园、仙湖山水
行动动员大会,开展一次全县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出台一个 等沿湖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稳步推进,悦椿酒店、希尔顿酒店及
“争先创优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一批推动跨越发展的 国际会议中心投入运营,广龙旅游小镇等项目全面启动。五是
配套政策;“八个行动计划”,即生态文明创建、固定资产投 城乡发展基础稳固。城乡规划体系日趋完善,新老城区开发建
资、产业提质增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增收、统筹城乡 设步伐加快,廖官营、小西城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北岸湿地
发展、创新驱动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争先创优行动计 (一期)群众搬迁安置房项目加快建设,呈澄高速公路建成通
划;“1234”保障措施,即牢固树立“干在实处、走在全市前 车,昆明东南绕城高速(澄江段)顺利推进。实施城乡垃圾综
列”的意识,努力工作、依法统计,开展“作风转变年、工作 合整治,开展“六城同创”,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
落实年、创新发展年”活动,坚定不移地实施好“生态立县、 城、省级文明县城、中国楹联文化县等荣誉称号,城市形象
旅游兴县、创新活县、产业强县”战略。号召全县广大干部牢 明显提升。六是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澄江在全省129个县
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 区的县域经济排名从2011年第113位上升至2014年第32位,主
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争先创优跨越发展,确保澄 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个突破,三个倍增,两个同步”,生产
江干在实处,走在全市前列。下面,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总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
一、深刻认识澄江发展的严峻形势,解决好“争先创优跨 倍、3倍、2.1倍,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经济
越发展”怎么看的问题 同步增长,相继被列为全国水利改革和高效节水减排试点县、
新中国成立66年来,澄江人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用勤 全国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县、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中
劳和智慧创造了永载史册的无数辉煌和光辉业绩。历届党委、 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云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试点
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 县、全省地下空间开发试点县、省级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
扩大开放,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建立起以磷化工为主的支柱 等,为澄江干在实处、走在全市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创造了澄江工业的辉煌历史,发展了澄江藕粉等一批知 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澄江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新情
名品牌和特色产业,积极破解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进生态文 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因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加
明建设,抚仙湖水质长期保持Ⅰ类,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经 大,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磷化工、小水电等对
过多年的发展积淀,澄江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积聚了许多 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幅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壮大,
优势。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澄江自然资源 澄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地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
独具优势,生态环境良好,有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 兵,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严峻现实。为此,我们必
全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和“滇中第一山”梁 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重新审视澄江、认识澄江,准确定位
王山,以及全省规模最大的金莲山墓葬群、迄今为止发现最大 澄江,回答好“怎么看”的问题。一是从经济总量看差距。改
的云南龙化石以及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阳宗小屯关索戏, 革开放初期,澄江的GDP仅为3196万元,八县一区排名倒数第
具有丰富的水文化、渔文化、古生物文化、古滇国文化。二是 二,仅超华宁78万元,比江川少1274万元。从1984年开始,澄
区位优势突出。澄江地处滇中城市经济圈、抚仙湖—星云湖生 江磷化工崛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到2011年,我县就反超江
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 川9841万元,比华宁、易门、峨山分别多4亿元、5.48亿元、
带的核心区域,是泛亚铁路东线、中线、昆曼大通道的节点和 6.13亿元。但是到2014年,由于磷化工行业受市场价格影响和
拐点,是省会昆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和玉溪市“五山一 帽天山一系列保护政策措施的制约,部分企业停产、关停,最
村”的三角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凸显。三是生态保 终导致全县仅剩规模以上企业18户,而江川、易门分别有35户
护取得重大进展。抚仙湖总体保持Ⅰ类水质,入选国家重点支 和41户,又反超了澄江,分别超1.13亿元、1485万元。特别是
持生态良好湖泊名录,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 近年来,由于我县传统磷化工受国际市场影响,价格始终处于
助范围,实施“四退三还”工程,“十二五”累计投入生态环 低迷,新建工业项目还未能形成产能,进而影响了我县生产
境保护资金约27.3亿元,实施43项环保工程和措施,抚仙湖实 总值总量,2015年,我县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就拉减了2亿
现全流域统一托管;澄江化石地成功申报为世界遗产,保护力 元左右,导致澄江GDP总量完成71.3亿元,与江川相差1.17亿
度不断加大,环境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四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元,尤其是与全市排名第2的新平县113.1亿元相差41.8亿元,
加快。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 仅比华宁多1.12亿元,如果将全年GDP平均到天,2014年华宁
年的18.3∶39.7∶42调整为2015年的14.1∶33.0∶52.9,产业转 只差澄江8天,2015年只差6天。二是从经济增速看差距。随着
型升级成效明显。一方面以庄园经济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加 磷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2009年,黄磷价格最
快发展,土地流转力度加大,蓝莓、荷藕、核桃、景观苗木等 高达28000元/吨,拉动我县GDP快速增长,分别增长16.6%和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