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澄江年鉴2017
P. 101

专  文           2017


          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在发展目标的定位                          态文明最高要求。二要准确把握“项目建设与环境承载力”的
          上还想留有余地,在工作标准的确立上还想降格以求,在纵向                          关系。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
          比较中还想自我陶醉,在横向对比中还去强调客观,就必然会                          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是有限的。
          被先行者抛弃,被同行者甩开,被后来者赶超,更谈不上走在                          也就是说只要把经济活动的影响严格控制在区域环境承载力范
          全市前列,更谈不上转型跨越发展。面对全国全省全市千帆竞                          围之内,经济活动就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所以,
          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面对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新期待,                          抚仙湖流域环境承载力虽然有限,但并非是不可以发展的。我
          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们要提高“水”的承载力,加快甸朵龙潭提水工程建设,加快
          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省市领导对澄江工作提出要求的                          供水管网建设,提高沿湖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项目区用水的保
          重大意义,以及给澄江发展带来的宝贵机遇,立足更高的平台                          障能力,做到不从抚仙湖取水;进一步完善沿湖污水管网,加
          审视自我,站在更大的空间谋划发展,着眼更宽的领域寻求突                          快推进截污、治污工程建设,大力推广中水回用,坚决做到不
          破,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确                          让一滴污水进入抚仙湖。要提高生态空间承载力,按照“望得
          立一年高过一年的志向追求,形成一年强过一年的发展势头,                          见山、看得见水”的要求,科学谋划空间布局,加快推进面山
          确保澄江实现跨越发展,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绿化和石漠化治理。在沿湖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上,坚持严
             二、明确抓手,解决好“争先创优跨越发展”怎么干的                          格由“两湖”试验区管委会审批,项目建设时坚持先建环保设
          问题                                                   施,并严格环保监察执法,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及时处罚、督
             开展“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必须明确总                         促整改,坚决把项目建设的影响降到最低。三要准确把握“发
          体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的精神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                          展总量与效益”的关系。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当以十八届
          署,牢固树立干在实处、走在全市前列的意识,坚定不移地实                          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
          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创新活县、产业强县”战略,围绕                          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努力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
          “三争三创四跨”,学习贯彻好县委印发的“争先创优跨越发                          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但是,当
          展”系列文件及其配套方案,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办法                          前我县经济总量不大,主要经济指标虽在玉溪市处于前列,但
          措施,加快行动步伐,提升发展速度和质量。                                 与相邻的宜良、呈贡等县区相比,差距还非常大,扩大经济总
             开展“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必须明确发                         量、提高整体竞争力的任务仍然很艰巨。所以我们在转变发展
          展目标。在市委“创先争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动员大                          方式,注重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发展速度,进一
          会上,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区主要经济指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                          步扩大县域经济总量,坚持发展总量与效益并重。要按照绿色
          求,要求澄江县2016年GDP增速应不低于12%、固定资产投资                      发展的要求,着力发展绿色GDP,确保经济社会各项发展都要
          增速为27%。同时,考虑到径流区统一托管等实际因素,我县                         符合绿色标准。
          自加压力,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定为15%。要完成这些指                            开展“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必须找准着
          标任务虽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不能实现。全县上下要坚决按                          力点。要切实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和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放
          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各                          意识,全力实施“八个行动计划”,通过全县上下两年时间的
          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全力推动澄                          共同努力,加快追赶标兵的步伐,进一步拉开与追兵的发展距
          江跨越发展。                                               离,确保澄江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开展“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必须准确                             第一,着力实施生态文明县创建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县
          把握“三个关系”。一要准确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澄                          创建是澄江建设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
          江最大的发展优势和增长潜力就是以抚仙湖、澄江化石地为核                          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
          心的生态资源。因此,以抚仙湖、澄江化石地保护为重点的生                          严格按照工作总体方案和分工,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形成
          态文明建设就是澄江发展的根本和灵魂,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任                          合力,确保圆满完成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要科学系统开展创
          务。但并不是说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就不能发展,反而经济发展                          建工作。生态县申报、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
          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                          涵盖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共
          环境的改善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                          涉及六个基本条件、三大类22项建设指标,国家级生态文明县
          提供更多资金、技术等支撑。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创建共涉及六个方面、38项建设指标。2月26日,我们召开了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推动经济与生态的统筹协调发展,也                          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工作推进会,会上明确了各阶段的目标任
          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分                           务,并由省环境科学学会专家作了技术指导。各级各部门要把
          三个阶段:一是保护,二是在保护中发展,三是在发展中保                           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作为近期的重点工作、核心工作来
          护。我们要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                          抓,要严格按照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指标要求,摸清底数,
          保护”原则,走生态绿色发展道路,围绕生态调结构、围绕生                          找准差距,查缺补漏,确保创建成功。要抓好生态环保项目建
          态强产业、围绕生态惠民生,最终达到“在发展中保护”的生                          设。抓好“十二五”环保项目收官,确保全面投入良性运营,

                                                                                                          - 33 -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